
凤堰古梯田(央广网记者 雷恺 摄)
凤堰古梯田是由清代中叶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以吴氏族人为主修建,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2012年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通过景区建设带动核心区域6个行政村上万人走上致富路,景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6108元增加到2019年的12410元,7年人均收入增长6302元,增幅达50.78%。熊哲贵靠着在古梯田旁开农家乐脱贫致富,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没有这个古梯田哪儿有这么多的客人、哪儿有外来的人啊!政府开发、文物助力,让我们农民富起来了。一年接待几千人,一年的收入也很理想,就是几十万以上。”

凤堰古梯田吴家花屋(央广网记者 雷恺 摄)
由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以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赋彩全面小康建设为切入点,全方位展示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彰显文物在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和加强秦岭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除主场活动外,陕西省各地、省级文博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共安排活动15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