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10月18日消息(记者邓文辉)“秋风响,蟹脚痒”,又到一年螃蟹最肥的季节。“梦里水乡 稻蟹飘香”2020大通湖区金秋品蟹美食旅游节在18日在大通湖区开幕,邀请广大游客捕螃、捆蟹、品蟹,推动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和美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大通湖品蟹美食旅游节开幕式。( 央广网 发 张志华 摄)

  大通湖区是“中国河蟹之乡”,大通湖大闸蟹不仅是“中国十大名蟹”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养殖方式就是“人放天养”因此,大通湖大闸蟹个体大、膏腴满、野性足,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当日开幕式现场,大通湖区表彰了“温暖大通湖十大新闻人物”,发布了建区20周年“十大新闻事件”、连线第二现场直播带货,并现场拍卖“蟹王”“蟹后”以及文艺演出等,吸引了近千人赴现场品尝大通湖大闸蟹。同时,现代农业展览、建区2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美食一条街等活动也一一亮相。

“中国十大名蟹”之一大通湖大闸蟹(央广网 发 张志华 摄)

  金秋品蟹美食旅游节活动筹备以来,大通湖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与大通湖本地老乡及外地客商共同洽谈各类合作项目50余个,经前期对接、沟通,现场集中签约重点项目6个,合同引资32.2亿元。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工业产城融合体、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及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智慧论坛论坛也于当天举办。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少军等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学者“大咖”云集,研究探讨农渔业新科技、新技术,助推大通湖区及泛洞庭湖区域的稻渔产业及智慧农业发展。

  今年是大通湖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大通湖区内强基础、外引技术,农渔业发展突飞猛进。截至今年,全区“稻虾共作”“稻蟹共作”面积达12.8万亩,双季稻种植面积达7万亩,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大通湖大米”获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大通湖大闸蟹”获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通湖区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洞庭湖区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如今,大通湖区经过三年水环境治理再养大通湖大闸蟹,旨在借力促进区域文创新品牌的打造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着重凸显出“湖 蟹”的元素。从当初“深藏闺阁人不识”到如今“誉满多地众人知”,大通湖大闸蟹品牌在发展中申创,在使用中维护,在维护中提升,在提升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