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21日消息(记者傅闻捷)上海市10月21日在杨浦区召开社区治理与社区规划融合推进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在全市范围推广试点参与式社区规划制度,通过融合社区规划师专业力量和自治共治社区力量,建设更多居民家园“民心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2021年,全市各区遴选试点;2022年,该制度在全市各街镇、各居村全面推广。

  会议指出,参与式社区规划聚焦的领域包括小区老旧设施改造(如停车位改造)、社区美化、社区环境改造、公共空间功能优化等,看似都是社区里的小事,实为居民的心头大事。推行参与式社区规划,统筹发挥社区规划师专业力量和社区自治共治力量,共同推进社区空间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能够有效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经过民主协商、群策群力,进行微更新,办成微实事,推进微治理,实现微改善,不仅可以切实改善社区公共环境,提升居民群众的居住品质与获得感、满意度,更可以让居民群众参与成为社区美好家园的建设者,社区治理的行动者,治理效果的评判者。

  会议强调,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是提高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践行“人人参与治理”理念的重要实践。在参与式社区规划的过程中,社区规划师要发挥专业引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居民群众要发挥主体作用;各类社区共治力量要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辖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优势,鼓励社区和辖区单位相互开放资源,为社区规划、社区空间治理提供支持,发挥资源支撑作用。

  为落实相关工作目标,市民政局在总结各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推动将各区点上的探索创新,固化为全市面上的制度安排,出台了《关于落实“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参与式社区规划的指导意见》,希望通过建立参与式社区规划制度,推动形成全市面上积极探索、踊跃创新,共建社区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

  为此,21日的会议明确,上海将通过创设四项机制,推动社区专业力量和自治共治力量更好融合,通过多方协同、民主协商、资源整合,共同推进社区环境改善,达成社区发展愿景:

  一是建立定向结对机制,原则上每个街道、乡镇至少结对联系一名社区规划师,鼓励有条件的居村配备本级社区规划师,形成社区规划师与街镇居村定向联系共创机制。

  二是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定期通过社区委员会和居村民委员会等平台征询意见,梳理形成社区规划需求清单,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三是建立沟通会商机制,围绕项目设计、项目选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经常性开展会商研究,推动问题解决。

  四是建立双向赋能培训机制,社区规划师为所在社区的自治共治力量普及社区空间改造知识,社区组织帮助规划师了解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形成优势互补。

  此外,上海还将推动实施优化全过程管理,形成社区空间治理的闭环流程。相关流程包括,开展群众需求调查,社区规划师专业把关,多渠道争取资金和资源支持,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与跟踪评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