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昌都10月23日消息(记者张雷)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内的澜沧江正源扎曲穿越杂多县、囊谦县,蜿蜒流淌448公里,向南进入西藏自治区,在昌都市与澜沧江最大支流昂曲汇合,始称澜沧江。

  10月18日,由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党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2020澜湄万里行采访团从青海囊谦县出发,沿214国道向南行进约100公里,进入西藏境内,继续行驶约200公里,抵达昌都市。

西藏昌都市夜景(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采访车队在高山深谷中穿行,由于沿途风景奇美,采访团不时停车拍照,飞无人机航拍,原本6小时的车程用了10小时,傍晚时分才进入昌都市区。

  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是澜沧江的起点。昌都市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西藏的东大门,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必经之地,历史上是“茶马古道”要地,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昌都解放纪念碑(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今年,正值昌都解放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昌都成为西藏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

  当晚,采访团步行前往昌都市解放广场。广场上矗立着昌都解放纪念碑和雕塑,纪念碑旁,夜幕华灯下,各族市民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围成一圈跳着藏族舞蹈“锅庄”,尽情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解放广场继续步行约500米,依山而建的一片建筑灯火辉煌,令人惊艳。继续前行约500米,便来到人声鼎沸的茶马广场商业步行街。

  昌都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安秉强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昌都旧城,2013年旧城改造,拆迁1300户民房,融合了全市各县区藏式建筑风格,统一规划建设了现在的茶马广场,成为昌都市民休闲、游客争相打卡的景点。

俯瞰昌都新城(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源自青海玉树的扎曲、昂曲在西藏昌都交汇 注入澜沧江(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19日上午,采访团登上达玛拉山,俯瞰昌都市全景,只见沿扎曲、昂曲、澜沧江三条河谷呈“Y”型向外延展的建筑物鳞次栉比,横跨三河的四坝十三桥将两岸各个区域连通,构成一座有山有水有灵气的美丽新城。

  据了解,目前昌都市及属县总人口近80万人,其中昌都市区人口12万人。2012年昌都市区建成区面积仅4.6平方公里,目前已达到8.9平方公里,已成为继拉萨、日喀则之后西藏第三大城市。

澜沧江流经昌都市区(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随后,采访团来到两河交汇处、天津援建的澜沧江天津广场,近距离感受扎曲、昂曲两江汇流、澜沧江一江清水向南流的壮美。

  在昌都市,记者得知有一个青藏两地汉藏夫妻组成的家庭,当天下午便登门采访。

  1998年,青海西宁市大通县的张宝海只身一人来到西藏拉萨市开餐馆。1999年的一天,他在八角街见到一个藏族妇女抱着孩子边走边哭,上前询问得知,她叫扎西曲珍,来自昌都,丈夫去世了,4岁的儿子洛松加永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来拉萨求医,病没治好,钱花光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没了。

  童年不幸的张宝海对扎西曲珍母子的遭遇深感同情,把他们安置到餐馆吃住,让扎西曲珍在他店里一边打工,一边带孩子看病。相处过程中,张宝海看上了贤惠的扎西曲珍,扎西曲珍也看上了善良的张宝海。

  2000年春节,两人结婚了,婚后没有再要孩子,在拉萨共同打理两家餐馆。张宝海对扎西曲珍恩爱有加,对洛松加永视如己出,治好了他的病,供他在拉萨的小学借读。后来,扎西曲珍要带儿子回户籍地昌都上中学,张宝海转让了拉萨的餐馆,跟他们来到昌都买房定居。

  如今,在湖南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洛松加永成为昌都机场一名协警,已娶妻生子。扎西曲珍当上了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野堆村村委会主任。张宝海和扎西曲珍与村里42户村民合伙投资建了一家宾馆,帮助野堆村村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