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1月19日消息(记者雷恺)陕西省新闻办今天(11月19日)召开“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介绍陕西全力推动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有关情况。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表示,“十三五”以来,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至2019年,陕西省作为全国唯一省份,连续四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陕西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2019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7.04%,居全国第9位,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75.42%,居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84.5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27%,创十年来新高,居全国第7位,年均增速超过10%;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371家,净增1233家,创历史最大增量;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67.83亿元,居全国第5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04件,居全国第7位。

  陕西聚焦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促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出台《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42项科技创新政策,优化调整省级科技计划分类,启动实施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建立完善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以成果和市场为导向的科研组织模式,试行“里程碑”式管理模式、下放联合项目立项权、科研经费“包干制”和“目标契约、合同管理”领衔专家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围绕陕西技术优势领域和产业创新需求实际,筹建陕西实验室,加快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转化医学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探索预研,培育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设,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相继获批。截止目前,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省重点实验室172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180家,应用研究体系进一步优化;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分中心6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4家、分中心130家,网络协同中心150家,基本覆盖陕西所辖区县,省市县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

  陕西还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超过10%,2019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达36.06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的6.2%;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94项、资金11.9亿元,继续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加大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推行经费“包干制”、专家“领衔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催生更多原创性成果。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团队自主研制我国首台1500mm非球面超精密车磨复合加工机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西部超导材料科技公司研制的ITER用高性能多芯复合超导线材制备成套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空白,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生产线。在国产大飞机、嫦娥系列工程、中国天眼、北斗导航系统等重大工程中,均有陕西科技创新的贡献。

  陕西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推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了从法律规定、配套细则到具体部署的切合陕西省实际的成果转化“三部曲”。截至目前,建设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省级99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和科技成果转移与推广计划,促进100余项科技成果签约转化,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增长约百亿元,2019年达到1467.83亿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