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12月3日消息(记者韩民权)记者今天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自2019年“建设领域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在成都市建筑工地推广应用以来,截至目前,纳入实名制管理在建工程项目2614个,实名认证工人137.66万名,日均采集建筑工人进出考勤信息超过130万条,有效遏制包工头不如实记录农民工工时、违规收缴专用工资卡、套取农民工工资专户资金等违法行为,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以前一天明明干了8个小时,包工头非要说我只干了7个小时,一个月算下来克扣了我好几十个小时工钱,经常为了工时多少跟包工头扯筋。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与包工头扯工资了。”来自四川安岳的农民工兄弟郑鹏感叹地告诉记者,“自从工地大门安装了刷脸通道,我每天上工下工、夜间加班都在网上有记录,和包工头结工资也有凭证,每个月我的工资都能按时、足额打到卡上,心里很踏实。”

  如何解决工时纠纷问题?科技引领,精准管控。近年来,成都市住建局创新工作机制,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在施工现场设置人脸等采集识别设备,实时采集上传人员身份、考勤等关键信息,运用信息化系统督促施工(总)承包企业按时足额通过专户发放工资,有效解决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各类支付问题。

  如何解决行业乱象?多措并举,共管共治。2017年起,成都市住建局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作为信用管理重要评价指标,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不规范、系统预警处置不及时或存在实质性欠薪行为的企业进行信用监管,对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发挥了良好作用。

  2018年,成都市住建局上线了“成都市建设领域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与银行直连,对市域内各工程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专户的资金到账情况和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和自动预警,一旦出现专户拨付超期或者领取工资的银行卡与实际现场考勤人员不匹配(即“人卡分离”)等情况,市、区两级住建主管部门将第一时间接到系统预警,进而对企业、项目进行核查处理,排查风险隐患。

  2019年11月,成都市住建局印发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十条措施”》,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与项目施工许可、预售许可、预售资金动用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了动态关联,项目专户资金拨付不到位、发生农民工欠薪投诉等都将对以上环节的报批报审产生影响,实现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有效监管。

  最终达到什么工作目标?打造“互联网+”时代“智慧建管”。2020年,成都市住建局逐步试点简单易用、识别精确的实名制管理APP,利用电子围栏技术进行项目定位,通过建筑工人的个人健康码或生物特征信息(指纹、人脸)进行手机“打卡”,实现对不同规模、类型、形象进度的工程建设项目实名制管理全覆盖。

  同时,充分发挥成都市建筑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广“智慧建管”在信用评价管理、产业工人培育、外来人口管理等方面的运用,积极为建筑工人提供更加完备的培训、就业、健康、法律等服务和保障,努力打造“互联网+”的行业综合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智慧建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