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2月17日消息(记者左艾甫 通讯员杨芩) 12月17日下午,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揭牌成立。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帕金森病诊疗基地之一,该中心涵盖帕金森病诊疗及后期康复和心理辅导各个环节,集结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精神卫生中心、麻醉科、PET中心、影像科、康复科等7大学科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将实现对帕金森病的系统诊疗与全程管理,为患者的抗“帕”持久战保驾护航。
    揭牌仪式上,多位曾经饱受病痛折磨的“帕友”和家属上台分享救治经过。患“帕”五年后,通过植入脑起搏器而重获新生的七旬老人吴奶奶,动作麻利,与施术医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I科刘宝辉副教授谈笑风生,畅谈治疗后特别是手术治疗后的感受和体会。未接受手术前,她整天依靠轮椅,已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感觉自己“是家里的包袱”。而吴奶奶在古稀之年成功“逆袭”,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以尖端医技造福百余例帕金森患者的缩影。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I科主任张兆辉教授介绍,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或“不死的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开始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平常所见的手抖、手部呈现搓丸式动作等;肌肉僵直,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迟缓或无法顺利完成;字越写越小,“面具脸”,到后来慢慢发展为无法行动、不能自理,最终只能坐在轮椅上或卧床度日。
    据介绍,全球约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约有300万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每年新增病例10万人,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将达到全球患病数的一半,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攻克帕金森这一顽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中心主任、该院神经外科主任陈谦学教授表示,逾百项的术前测评、100多道手术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脑神经核团组织内精准植入刺激电极、从上万种组合方案中挑选最佳的术后程控模式,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帕金森病MDT团队对待每一位适合植入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必经流程。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在湖北省内率先打造的帕金森多MDT模式,实现从前期药物治疗,中后期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制订、术后程控、药物调整、康复锻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系统治疗与全程管理,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合力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