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中卫2月10日消息 (记者郭长江 许新霞)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位于黄河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渡河才能进村。摆渡船驾驶员李进武是这段黄河的唯一摆渡人,这个工作他干了26年。

黄河上的摆渡人——李进武(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滔滔黄河水(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从黄河北岸的中卫市区出发,沿着腾格里沙漠南缘向西、再向南,大约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不经意间一抬眼,黄河忽然呈现在眼前,南岸的南长滩村若隐若现。

  岸边停靠着一艘海蓝色铁渡船,驾驶舱顶上黑底白字的“长滩一号”木牌格外显眼。登上船,见到船上唯一的工作人员李进武。他大约五十来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正招呼着渡河的人上船。

一河成“天堑”(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停靠在黄河岸边的摆渡船(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李进武身兼三职:既是驾驶员又是船员、服务员。记者看到,渡船不大,长大约20米、宽5米,甲板上凑合能同时摆放6辆过河的小汽车。驾驶室面积七、八平方米,墙上张贴着今年春运准运证和春运海事安全警示。开船了,李进武双手熟练地操控着直径近一米的木质船舵,两眼紧盯水面,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渡船。他说,冬季虽是枯水期,水深也要12米左右,所以时时刻刻得小心行驶,安全是头等大事。

  冬季水小,河面只有140米左右,比主汛期窄了近一半。船开了两分多钟时间就到达南岸。他让我们先上岸,我们说,这次是专门来采访他的。他笑着说,“我的工作就在船上,哪儿也去不了。”

集“船长、船员、服务员”于一身的李进武(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船舱里的安全告示(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聊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一辆白色小型越野车开到了岸边。李进武赶忙走出驾驶室,指挥司机将车停到船上。司机小拓说,自己家在南长滩,父母都还在这儿生活,每次回村坐李进武师傅的渡船是唯一选择。

  五分钟后,又有两辆要渡河的车相继上船。李进武说,今天生意比以往红火,可都是本村人,有些人过河给10块钱,有些人不给钱。他从来不主动向大家要钱,有了给,没有就算了。

疫情期间的“标配”(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每次都要用十多公斤的铁撬杠调整渡船方位(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26年,9400多个日夜,先后换了三条船,李进武一直守着这个小小的渡口。现在这艘船是四年前政府补贴40万元,自己贷款30万购买的。因为南长滩村常住人口只剩下不到200人,他的摆渡生意并不怎么挣钱,但他还是没有停航。村主任拓守凯说,村里交通不便,李进武的渡船是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老李胆大心细,责任心还特别强,一年365天都在岗,有急事,一个电话就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这几年黄河水大,危险性越来越强,冬天开摆渡船,汛期开快艇渡河,也挣不上啥钱。

  村民王翠己开玩笑说,就怕李进武生病。老李如果病了,外面的人进不来,村里的人出不去。

车上船喽!(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通往村里的路(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水火无情。李进武天天漂在黄河上,他老伴拓守彩的心一天到晚总是悬着。尤其是涨水的时候,她总站在屋后的高台地上远远向河里望,看不见人就心慌,特别担心他的安危。每年春节,村里很多人都来家里给李进武拜年、道谢。这是一家人最热闹、开心的时候。

  下午六点,黄河两岸的山峦倒映在静静的河面上。李进武还守在船上。今天因为村里有人家嫁女儿,加上迎亲的六辆车,他共渡了十几辆车,是近一个多月来最红火的一天。以往有时一天都不见一个人、一辆车。他说,春节前后是一年中除了四月份梨花节之外,最热闹的日子,许多在外面的年轻人回来给老人拜年、上坟。每当这个时候,虽然他不能回家和亲人在一起,但心里还是高兴。否则,天天这样孤独地守着,也是难捱。

村民的住房(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

夕阳里,李进武和他的渡船(央广网记者 郭长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