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黔南2月28日消息(记者张兆福)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记者赴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刚刚在人民大会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罗应和把奖章一直带在身上。罗应和说,这份荣誉激励着他在基层岗位上不断奋斗,提醒他继续以脱贫攻坚精神做好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

“我要做社区的好当家,激发搬迁群众的精气神,经营好小日子,让他们有更多真诚的笑脸!”罗应和说。

搬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应和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参加“98抗洪”。罗应和也是新民社区搬迁群众中的一员。

罗应和此前生活在惠水县摆金镇斗底村岩脚组,那里石漠化非常严重,是贵州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罗应和说:“当时村里很难找到一块平整的土地,我们就在石头缝里种苞谷。”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当地村民用水、用电、出行都极为不便,买点油盐,都要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山路。

2016年,贫困的山区百姓等来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临别山窝窝,有些人却舍不得离开了。”作为党员的罗应和第一时间响应政策,带头入住新家。

紧跟着村民们一批又一批从偏远的大山搬进了环境优美的社区,家家住进了小楼房,添置了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大件。楼下就是超市,学校就在社区旁,看病在家门口也能解决了,对这些搬迁群众而言,这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民社区家家户户墙上都挂着一幅老屋和新家的对比照片。罗应和说,短短几年,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搬迁群众有活儿干

罗应和一副热心肠,他主动请缨,把申请书递到了惠水县移民指挥部,请求加入脱贫攻坚工作组。几个月过去了,搬迁新小区成立新民社区党支部,一直义务劳动的罗应和当选了党支部书记。

“生活方便了,收入没着落,大家也待不住。”罗应和说,解决群众就业是“第一要务”。

大家长时间在深山里生活,除了干农活,没有谋生技能。罗应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社区工作人员筹备教室,扫盲。他们还开办了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夜校,培训大家刺绣、缝纫、制衣、藤编等技术。

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帮扶干部的努力,新民社区建立起多个扶贫车间,创建了“移民劳务服务公司”。搬迁群众有人去了当地企业务工,有人去从事了保洁保安工作,有人进入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有人在扶贫车间从事服装生产……社区2835名劳动力已经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户均达2人以上。

让搬迁群众享受稳稳的幸福

全国有近千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搬迁群众脱了贫,罗应和总想着如何让他们日子过得更好,更稳定。

2018年,罗应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一直把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问题放在工作首位。2020年,罗应和在贵州黔南州、铜仁市、毕节市等多地数十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走访调研,在代表联络站广泛收集民意,听取了搬迁群众们的心声。

罗应和认为,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核心。通过政府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产业从无到有,但要想可持续性地发展,就要加强市场化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生产线,延长产业链,实现从量产到质优的转变。

“振兴产业不仅要让老百姓都有活儿干,还要让他们收入和其它地区基本均衡。”

今年全国两会,罗应和建议,要在农村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培养好一批懂经济、爱农村、有技术、能扎根的人才队伍,激励优秀人才到基层“施展拳脚”,为振兴产业打下基础。此外,罗应和发现,现在遍布脱贫地区的各种扶贫产业多有雷同,要引导各地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避免盲目扎堆生产。

在新民社区唐人坊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陈列着搬迁群众生产制造的“唐娃娃”,一个个造型独特,精致可爱。这些“娃娃”造型根据社区少数民族群众跳舞的造型设计。罗应和走到哪里都要推介这些民族风韵浓厚的文创产品,他说,这是他们搬迁社区的文化符号,也是他们扶贫产业做大做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