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玉溪4月21日消息 近日,“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以渔净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基地”在美丽的杞麓湖畔挂牌成立。基地的成立将有力助推杞麓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大水面生态渔业绿色发展道路。

云南“以渔净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基地落户杞麓湖(央广网发 夏梦芸供图)

“以渔净水”生态修复项目,通过人工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消耗水体中藻类,从而进行水质治理。项目实施10年来,累计向杞麓湖投放鲢、鳙鱼苗一千多万尾,浮游生物组成趋于良性平衡,水华现象常年处于可控状态,土著鱼类杞麓鲤、大头鲤种群数量逐年上升,鸟类数量从十年前的2种增加到现在的34种。

云南“以渔净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基地落户杞麓湖(央广网发 夏梦芸供图)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介绍:“在这个项目实施之前,杞麓湖蓝藻暴发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个湖泊本来就是一个老年型湖泊,水比较浅,湖盆周围有大量的农耕社会体系存在,这样的话大量的氮磷就会随着雨水进入湖泊。从我们的监测数据来看,这个项目实施之后,藻类数量大幅下降,其他生物的多样性大幅上升,水质也已经从劣Ⅴ类水回到Ⅴ类水,正在往Ⅳ类的水方向走,所以说成效还是相当显著的。”

“以渔净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基地”成立后,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发挥项目大水面以渔净水、以渔保水、以渔控藻功能,为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示范。

云南“以渔净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基地落户杞麓湖(央广网发 夏梦芸供图)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孔德平表示,自然水域的捕捞业应当定位为湖泊保护的一种模式,在什么时间捕、捕什么鱼、捕多少、在哪里捕,应当完全服从、服务于湖泊保护。通过杞麓湖净水渔业的摸索,以及净水渔业技术体系的实践,如果真正达到了水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提升,那么这样的模式就可以在其他类似的自然水域推广。

基地将进一步探索高原湖泊渔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杞麓湖及周边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生产相协调,大水面生态渔业与休闲观光齐头并进的绿色发展道路。

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范伟说:“我们产学研联合,要构建湖泊氮磷输入输出的平衡,争取把杞麓湖水质稳定在Ⅳ类或者Ⅲ类水水平,再进一步发展休闲渔业,使这里成为九湖治理的一个样板。”(记者李健飞 李劲松 玉溪台记者 夏梦芸 漆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