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6月25日消息(记者张雷 樊永涛)6月16日至20日,央广网记者全程参与青海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沿着高速看青海”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用文字和镜头记录青海高速建设辉煌成就,展现高速沿线的特色产业和发展变迁。

沿着西久公路一路向东,我们离开草原,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从雪山发源的黄河一路蜿蜒前行,在这里水流变得舒缓平静,呈现出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一水中流,造就了沿河茂密的树林与大片的湿地,形成了相对温暖湿润的小气候,两岸平畴沃野,村庄棋布,很早就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

青海省贵德县黄河清大桥(央广记者 张雷 摄)

在贵德,黄河水色绿中带蓝,清澈见底,粼粼的微波细浪缓缓流淌,在蓝天、白云、山岭和绿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天下黄河贵德清”这句美誉更是让贵德名声大振,“梨都之乡”“西宁后花园”等名片纷至沓来,加上国家地质公园、黄河清湿地公园等景点的开发,贵德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然而,顶着“天下黄河贵德清”光环的贵德却长期受着“守着黄河用不上水”的困扰。为了打通这一“瓶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贵德县干部群众一直在努力。

1986年,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电站截流蓄水。当地抓住机遇,审时度势,遂向上级呈报“治黄造田工程”建议。1986年5月,贵德县“治黄造田工程”项目正式获批。同年11月,全县出动7600余人,苦干三个月,一举完工。工程共筑堤7段26.16公里,干支斗渠209条,124公里;提灌站8座,渠系建筑物562座,开垦黄河滩地24763亩。1990年底,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按设计要求全部告竣,投入营运。

西久公路旁二连村沃野千里的良田展示着贵德县人民“治黄造田”的成果 (央广记者 樊永涛 摄)

移民搬迁的二连村就是一个因“治黄造田”而兴起的典型乡村。以前村民生活在山区,海拔高、缺水、人多地少,无论人们如何坚韧,获得的还是并不稳定的收成。“治黄造田”工程的实施,村民们搬迁到了如今的黄河湿地公园内,有了黄河水的灌溉,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今天,二连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利用独有的黄河浅滩湿地资源,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改造民宿20间,发展家庭宾馆、农家乐14家,进一步增加旅游附加值,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的加速推进,全县用水需求持续增加,缺水这一困扰日趋加重。

贵德县被赞誉为“高原小江南”(央广记者 樊永涛 摄)

6月的清晨,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的村民张兴德来到自家地里浇水,看着清清的黄河水欢畅地流进自家耕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正值小麦接穗期,庄稼人一年的收成好坏,这几天的辛勤劳作将起到关键作用。尤其不同于往年的是,2019年新建的拉西瓦灌溉工程投入运行,黄河水流进了贵德南岸1950万亩耕地,实现自流灌溉,惠及8万多群众。贵德真正意义上告别了“守着黄河靠天吃饭”的日子。

王屯村,贵德县黄河沿岸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张兴德,一位从小过着日出而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农民,不知道贵德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52毫米,只明白贵德十年九旱,庄稼要想有个好收成,一年必须浇够四次水,差一次或浇不透就白忙活了。

“你可能想象不到,就我们这里,以前浇水跟打仗似的。”张兴德说得并不夸张,过去因为浇水导致纠纷在当地很常见,究其原因是提水灌溉能力有限,加上缺乏统一性,农业灌溉用水无法保证。如今通了水,用张兴德的话来说,想什么时候浇就什么时候浇,想浇多少就浇多少,即使是旱季也不愁。

拉西瓦灌溉工程将原有提水灌溉改为自流灌溉(央广记者 樊永涛 摄)

拉西瓦灌溉工程使得流经贵德的黄河水实现了一次跨越。

用上水,更要用好水。如今像王屯村这样的村落,因为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从而改变了种植结构,通过流转土地等形式,种植经济高产的玉米作物,改变了土地收入仅够基本生活、一年多一年少、一户多一户少的固有模式。

当地人尽皆知的荒滩麻巴滩,新栽的树木已长出嫩芽,与通水前相比这里增添了不少绿色。有了如今的景象,全靠拉西瓦灌溉工程引水上山。

黄河水的“馈赠”远不止此。现在贵德黄河两岸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当地发展多元生态旅游、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的“金名片”。一江清水向东流,所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