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评论:家长的焦虑折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7-11-07 13:15:00来源:央广网

  上海一所小学的家长为参加家委会竞选,拼学历、拼背景、拼职务、拼资源,让人大开眼界又深感不安。因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而又无奈。但反过来说,我们的焦虑,其实源于我们对孩子成才的渴望,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少有家长能做到淡定从容。从该不该在孩子作业上签字之争,到陪读母亲晚上十点多咆哮互为相反数关系的段子,再到削尖脑袋要进家委会,无不折射出当下家长的焦虑:唯恐孩子输给别人。但如果重新回归到怀孕初期,相信每位父母的心愿都是那样的单纯:我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就好。

  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早已指明:生存需求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孩子成才的需求。

  每位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好学校、遇到好老师、取得好成绩。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牛娃。但现阶段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导致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每一位家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于是,当一大批人想尽办法去争抢一小部分优质资源时,必然就会出现各种比拼现象:拼背景、拼学历、拼职位、拼收入、拼资源等等。就连已经进入好学校的家长,还要为进入家委会争得头破血流。

  矛盾并不是坏事,它能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努力让每个孩子成才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无论是就近入学、组建教育集团、推进名师名校长交流制,还是中小学课改、减负、素质教育等一系列举措,都旨在打造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美好向往,恰恰为今后的努力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当下,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全力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改革者会有哪些动作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举措,值得期待。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样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良性互动。但度的把握很重要。家长没有必要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更不要让社会上的名利观污染校园。孩子成才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必总是盯着学习成绩一项。笔者曾采访过一个脑瘫患儿,她身体严重变形从来不曾站起来过,也不曾进过学校一天,但她通过自学,创作了多本小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成才?一些没有读过大学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的手工艺人,苦苦坚守、默默奉献,为我们保留传承了一项项非遗项目,这样的工匠难道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才?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奋斗的过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总有一天,人们对优质教育的美好向往会变成现实。(央广评论员:曹美丽)

编辑: 郑皓月

【大家谈】家长的焦虑折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海一所小学的家长为参加家委会竞选,拼学历、拼背景、拼职务、拼资源,让人大开眼界又深感不安。因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