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作“提速器”

2017-11-22 17:27:00来源:央视网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描绘出幸福生活新图景。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日子也越过越好。但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日益强烈。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刻不容缓。日前,笔者跟随“德美江苏”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采访团到镇江市探访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利民村。

  通过对利民村的走访,对“农村道德文化园”建设的深入了解,中国乡村的未来图景,已可见端倪。利民村位于扬中市南部,东邻长江,是镇江市2016年建成的20个“农村道德文化园”示范村之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农民生产生活区域为主体布局,推进“四区”建设(即“美德文化展示区、正德文化涵育区、行德文化体验区、尚德文化观光区”),在加大村内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持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目的是实打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喊喊口号、盖盖房子、修修路那么简单,更是需要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嬗变,才能扎实推进,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为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需要,利民村党员干部结合村镇优势、地域特点,在宣传方面,将本村身边好人、善行义举张榜公布;教育培训方面,人人都是宣讲员、人人都是道德角;道德实践方面,为村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交通服务、送药上门……一系列举措,不断扩大在村民中的知晓率,提高村民参与度,让村民入脑入心,对于当下来说,这的确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好“样板”。

  但也要看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仍有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存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存在偏差,工作不对路的现象,加之经济条件上的制约,并没有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方面,要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党员干部要下决心、花大力气狠抓,多学习、多思考、多调研,立足现实、深入村户、依靠农民、服务农民,顺应村民生活需要,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利民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必然要起到引领作用。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部分人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有部分人会觉得精神文明建设是“文化人干的事”,与己无关。要打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瓶颈”,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农民和集体收入增加是关键。不可否认,利民村因地处东部发达省份,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践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必然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00元。因势利导,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在落实长效管理的同时,要起到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纽带作用,加大帮扶共建力度,带动区域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央视网评论员 张筱宇)

编辑: 郑皓月

【大家谈】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作“提速器”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描绘出幸福生活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