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评论:手工灯笼靠“节”走俏 谁来传承?

2018-02-05 15:11:00来源:央广网

  腊八之后便是年。农村集市、城市街区年味十足,年货琳琅满目。外甥打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正月十五雪打灯说的都是灯笼。新年、新春挂灯笼的风俗,从古沿袭至今。腊月里,西安市场传统的手工灯笼少多了,西安市周边的“灯笼村”为应节庆,老手艺人又一次扎、编、糊、系,眼看着身边的传承稀稀落落,不免伤感。

 

  春节前后 手工灯笼走俏

  西安市灞桥区塘村的灯笼手艺人王学坤与老伴张淑雅已是古稀之年,独爱编制传统篾子灯笼“火葫芦”。王学坤老人说:“我们每年要做4000多个灯笼,最旺时“火葫芦”挂编半个西安城,周边农村过年、过喜事都爱订购我们的灯笼。春节前赶工扎制的比平常多好几倍。”

  记者在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上的“灯笼村”看到,春节临近,白鹿原上编制灯笼手艺人夜以继日正在忙碌地扎制各种灯笼。

白鹿原上的篾子灯笼

  白鹿原的“长命富贵灯笼”已有百年历史,在灞桥、临潼、周至等农村颇受欢迎。灯笼骨架用的是竹子,裱糊红纸,寓意四季红火、节节高、长命富贵。王学坤老人说:“长命富贵灯笼用15根竹篾子扎起来,一个空填一个空进行编制,展匀分枝,表示走向四面八方;120根篾子编成360个孔,代表一年,将编好的灯笼架子烘烤定型,灯笼腰身裱糊一圈红纸,一个长命富贵灯笼完成了。”

  与白鹿原上的竹蔑纸灯笼相比,西安市雁塔区三兆村的灯笼则多销往西安城区、省外及国外。自汉代有了元宵节后,长安城人家过年都要挂花灯以示喜庆。 “三兆村灯笼”一度成为西安的名片。三兆村的灯笼是金属骨架、外裹绸布,扎箍、裹布、贴花、挂须,临近春节,订单会多一些。

  以节为令 做灯笼不挣钱也没人学

  塘村老艺人王学坤告诉记者,家里编制灯笼,是养家糊口的手艺活。年轻人因耗时间、来钱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伴张淑雅说:“一个灯笼几块钱,到现在也才几十块钱。”

西安市三兆村制作大灯笼 图片来自西部网

  三兆村的一位村民说:“两米高大灯笼,制作花了两天时间,也就卖100元,什么都涨价了,可这灯笼还是几年前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兆村村民春节前到外省去做三四个月灯笼,收入高成为万元户,名噪一时。如今,三兆村的灯笼经过多年试验、改进,美观大方,但订单不固定,愿意学习传承、从事经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手工制品为节庆添彩 衰落式微

  王学坤、张淑雅老人如今是蔑子灯笼的“非遗”传承人,还会参加一些“非遗”展会,进校园。年轻人表示愿意学,却没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老人担心“绝活”手艺会失传。

西安市街头迎新春的灯笼装扮

  传统手工灯笼曾经名噪一时,在工业化、市场化冲击下,已经完全靠“节”吃饭,只能在春节前后短暂走俏,手艺的传承、工艺的发展陷入困顿。老手艺人们坚守传统、苦苦支撑,只能精做贱卖。“非遗”普遍式微、走不出小作坊,没有与时代、科技同步,老手艺不容易做大做强,只能眼看着这些 “绝活”手艺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影视剧的“化石”。(作者:央广网陕西频道)

编辑: 郑睿

评论:手工灯笼靠“节”走俏 谁来传承?

腊八之后便是年。农村集市、城市街区年味十足,年货琳琅满目。外甥打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正月十五雪打灯说的都是灯笼。新年、新春挂灯笼的风俗,从古沿袭至今。腊月里,西安市场传统的手工灯笼少多了,西安市周边的“灯笼村”为应节庆,老手艺人又一次扎、编、糊、系,眼看着身边的传承稀稀落落,不免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