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近期表示,“我们绝不能让老年人因智能技术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成事”。这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一些地方老年人看病、办事的尴尬现状。智能技术确实是时候向老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倾斜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个人都有走向老年的时候,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生理机能和思维意识的退化。但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走进人们常态生活的同时,老人群体距离这些新的技术越来越远。一方面,这说明了科技企业对于老人市场的开发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老人掌握数字化智能新技术的种种无奈。以智能手机为例:市面上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手机非常有限,而且一些老年手机除了显示屏上的字号大些外,在功能、方便性方面与老人的客观要求相去甚远。尽管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为何智能手机距离老人越来越“远”呢?除了一些老人自身对手机的功能要求相对简单外,生产厂家的利润空间小也是制约老人智能手机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说穿了,“向钱看”是影响智能技术产品走近老人的关键。针对这个现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开发、资金扶持上,对老年人的智能技术产品予以政策性倾斜,在保障企业适度利益的同时,对老年人智能技术产品市场研发投入一定的资金,培育、扶持、鼓励企业向老人智能技术产品市场进军。同时,还要倡导社会性服务企业为老人服务开设窗口,弥补智能技术服务不足给老人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个“传统”更应当与智能技术实实在在地“嫁接”起来,更好地为亿万老人服务,为他们的天伦之乐、安享晚年提供更加便利的智能技术产品,延续尊崇老人的优秀文化。进一步开拓市场,实现向老人服务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央广评论员 许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