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改领导小组:纪委书记可从纪检系统外产生
2015-01-31 05:10:0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说两句 分享到:
习近平1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既可以从纪检系统内产生,也可以从纪检系统外产生。
发布
努力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落实今年改革任务的责任重、要求高,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及早部署,精心组织,提高改革方案质量,加大改革落实力度,深入开展改革督察,努力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真正解决问题。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试行)》、《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党组)都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亲自抓部署,又要亲自抓改革方案督办督察,会议强调,承担牵头任务的中央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改革落地的责任,特别是要注意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
要拓宽纪检干部选人用人渠道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眼于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着眼于破解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专门制定一个实施方案非常必要。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的政策取向、责任分工、时间进度、成果要求,特别是注意把握了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有关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举措的内在联系,注重统筹政策、方案、力量、进度,以确保改革任务相互协调、改革进程前后衔接、改革成果彼此配套。各有关部门要自觉支持改革,主动把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实到位。要抓住在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全局中居于基础性和制度性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事项进行攻坚,以重点事项突破带动改革全面开展。要及时检查、及时评估,把解决了多少突出问题、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成效的标准。
会议指出,这次提出的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3个具体举措,既有利于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又有利于增强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反腐败斗争要不断深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纪委书记、副书记和纪检组长、副组长是纪检干部队伍的骨干,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那些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既可以从纪检系统内产生,也可以从纪检系统外产生。各级党委、纪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这3个办法,推动建设一支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能力上过硬的纪检干部队伍。执法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干部尤其要严守政治纪律,对党忠诚、严格履职、敢于担当、守住底线,要牢记使命,把责任扛起来,用铁的纪律打造全党信任、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会议还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据新华社
纵深
10位新任省级纪委书记中半数曾在纪检系统外任职
与前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着力推进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此前的第7次中央深改组会议曾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
本次会议指出,必须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
“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曾表示,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强化被提名者同上级纪委的沟通和联系。
李雪勤指出,纪委书记、副书记是一级纪委的主要领导,承担着一个单位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领导责任。由于提名和考察的主体仍在党内,干部的任免工作还是按照原来的程序进行,所以这样做同样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性要求。
昨日召开的深改组会议首次明确,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既可以从纪检系统内产生,也可以从纪检系统外产生。
十八大以来,近三分之一的省份调整省纪委书记。10位新任省级纪委书记之中,多人在纪检系统外有任职经历。
中央“空降”团中,中央纪委常委、上海纪委书记侯凯此前系审计署副审计长、党组成员;异地调任的纪委书记中,河北的陈超英原是辽宁省委秘书长,黑龙江省原哈尔滨市委书记林铎则赴辽宁任职;此外,福建省纪委书记由福建省原副省长倪岳峰出任、重庆市纪委书记由重庆市原组织部长徐松南担任。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等受访专家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有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挑选出纪检干部,优化干部组成。
高波指出,“在干部的选择上,一个是业务标准的考察,比如一些纪检干部此前曾有过公检法的任职经历,这可以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经验;一个是干部的廉洁自律标准,作风硬、口碑比较好的干部相较而言更有优势。”
观察
中央纪委选人举措怎样“落地”
去年3月,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将在年内制定省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具体办法,明确有关部门提名考察的职责权限和操作程序。此外,还要加强对地方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相关工作的指导。制定中央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完善提名考察程序,并研究提出中纪委派驻纪检组负责人任免办法。
3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在本月举行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表示,中央纪委研究制定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和省区市、中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根据安排,办法将在今年制定实施。
在高波看来,纪检组长或中管企业纪委书记提名考察办法的出台,主要是为进一步坐实“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理念。“理念提出后,在选人用人方面需要更加具体、细化的配套措施,保障上级纪委、组织部门在纪检队伍人选考察上的权限。”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
作者:桂田田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周阳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