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2016-11-25 11:27: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刘坤

  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1小时下线一台泵车;8年,持续投资10亿元,打造工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全球范围内212549台工程机械数据接入……三一重工造就了装备制造业的“神话”。

  济南二机床“大型全自动汽车冲压生产线”,在与世界一流对手的竞争中,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还成功进军国际高端市场,获得福特汽车美国本土4个工厂9条生产线订单。

  创新,正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所有工业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提高竞争能力,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培育原始创新“主心骨”

  走进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各种智能化设备正有序进行作业。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数字化工厂,通过创新,大数据、物联网得以广泛应用,年产值达300亿元,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三一速度”。

  “我们的混凝土装备全球第一,大吨位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都是全国第一;授权有效专利6300余项,居行业首位,完全掌控风机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

  长沙威胜集团通过技术创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69亿元,同比增长6%,综合实力在国内智能电表行业中排名前三。该集团副总裁郑小平说,未来3年,计划再投入15916万元进行智能制造升级,建立信息化系统全覆盖、科技含量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工厂。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此,苗圩表示,“我们要真正把企业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让企业在创新当中,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当中,承担起主体责任”。

  破解共性技术“拦路虎”

  当前,重大共性技术难题仍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拦路虎”。

  正如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所说,“我国创新走的是‘群众路线’,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自主创新”。那么,在这种创新环境之下,广大制造企业又该如何破解共性技术难题?

  在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直径0.2米、长3米的预制棒经过拉丝,1分钟内可变成3000米的光纤,速度全球第一。“长飞通过打造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系统、全面和开放的创新体系和机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总裁庄丹说,20多年来,长飞已经走出了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输出之路。

  从各地情况来看,一些省区市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推进协同创新。比如,湖北推动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金融资本等资源整合,在光电等领域,成立14个省级以上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组建5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高端数控装备”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另外,北京、江苏、广东等地也在积极推进省级创新中心建设。

  而在国家层面,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经建成,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已经批复,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15个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

  “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解决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不是单个企业可以解决的关键技术。”苗圩说,要不断完善涵盖技术、平台等要素互动融合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跨越产业创新“死亡谷”

  在创新过程中,产品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之间,存在着一个“死亡谷”。目前,我国不少创新载体,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衔接不畅,导致一些创新成果未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如何跨越“死亡谷”,实现研发成果快速转化,成为我国制造业必须直面的问题。

  “3D打印技术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而是需要跨领域融合,形成一种化学效应。”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说,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开放、程序开源,让创新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如今,华曙高科已研发出世界上最快的工业级3D打印机,以及高分子尼龙粉末等3D打印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同时,逐步建设成为集3D打印设备制造、3D打印材料生产以及3D打印应用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未来我们将更加重视研发,完善创新产业链条,实现做大做强”。

  “要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凝聚在一起,完成‘珍珠串成项链’的关键一步。”苗圩说,要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培养一批创新型优秀骨干企业和领军人才,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

编辑:王丹蕾

关键词:创新中心;死亡谷;创新成果;创新体系;创新战略;创新过程;光明日报;共性技术;苗圩;协同创新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与通州政府全面合作

三个高精尖创新中心在艺术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等方面所具备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将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2016-10-17 09:19:00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意见发布 行业迎五大机遇

《意见》指出,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意见》设立的具体目标为,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2016-08-31 16:43:00

“科技入滇”重点项目云科东道品牌创意创新中心在昆明揭牌

12月18日上午10时,由云南省科技厅主办的“云科东道品牌创意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震庄迎宾馆举行。该中心还计划在十年内,为云南省打造出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品牌。

2015-12-19 08:00:25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