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为了丰收的喜悦

2018-10-18 16:08:0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10月16日电 (记者张海磊)10月中旬,位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入小麦播种季。田野间,一个大院引人注目,大院两侧墙上粉刷着“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这里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川西小麦试验示范基地。

  去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博士刘淼正在一间大棚旁进行控制性试验,用量筒取定量的水加到不同的泥土盆中,接水,倒水,记录,再重复……刘淼和几位同事长期吃住在基地。算起来,刘淼是这片麦田的第三代“守望者”。

  “我们的科研条件比余老师那会儿好多了。”刘淼说。

  他说的“余老师”是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余遥,麦田的第一代“守望者”,从1963年开始研究小麦栽培。这位84岁的中国小麦栽培专家已退休多年,现在仍定期来基地对年轻科研工作者进行指导。

  记者采访了解,从1972年主动请缨到广汉蹲点开始,余遥与这片麦田结缘40多年。当时小麦生产因发展三熟制面临晚播低产问题,余遥调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选用适宜晚播的春性早熟、抗倒、高产品种。于是,开始以广汉为中心开展小区实验与大田对比。结果表明,当时并不被育种者看好的小麦品种“繁6”在适当增加密度和施肥量、早促早管条件下,比其他品种增产20%以上。

  由此,“繁6”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四川、贵州等省大面积种植的主栽品种,最大播种面积达1227万亩。

  随后,针对黏湿麦地收效甚微的情况,余遥又主持了“小窝密植栽培增产技术”的研究。1984年该技术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并被列为2000年我国小麦生产大面积推广的十项技术之一。

  而今,基地建起了专家大院,不仅有了实验室、培训室、种质资源储藏室等办公场地,还有35亩核心试验田和2000余亩示范田。

  小麦专家大院是在汤永禄博士主持下于2004年建立的。汤永禄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余遥的学生,麦田的第二代“守望者”。

  提起这个学生,余遥毫不吝啬赞美之词:“除了个子比我矮,其他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我。”

  汤永禄说,他跟余遥老师的“缘分”始于一封表达“献身小麦”的自荐信。1993年,进入四川农科院后,汤永禄开始从事耕作制度、作物生理和小麦产业化技术研究。

  “我们第二代研究人员不仅仅考虑小麦生产的某一个具体环节,而是对小麦生产全产业链研究。”汤永禄介绍。

  黄明水是连山镇种粮大户,曾经因不懂技术导致多年亏本,后来引进了四川省农科院培育的川麦系列新品种和汤永禄团队研发的“小麦精量露播稻草覆盖高效栽培技术”“半旋机播技术”,小麦由原来的亩产300公斤提高到480多公斤。

  针对四川特殊的地势地貌和生态条件,汤永禄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了适应稻田复杂环境和丘陵旱地套作种植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并实现了系列化开发,其中3个型号的播种机通过农机检验和推广鉴定,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

  近几年,针对稻茬小麦播种质量不高的问题,汤永禄又带队研发了“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现已在西南地区规模化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开始扩大到长江中下游稻茬麦区。

  如今,汤永禄除了指导刘淼在内的5个学生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他加了十几个微信群“我是新农人”“小麦产业体系”……只要群里有需要,他都做到有问必答。

  “有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无聊,但当看到种粮大户丰收的喜悦时,那种满足感难以言说。”汤永禄说。

编辑: 李江雪

【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为了丰收的喜悦

10月中旬,位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入小麦播种季。田野间,一个大院引人注目,大院两侧墙上粉刷着“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这里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川西小麦试验示范基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