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1日电(曹桢)晚上7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一场婚礼小夜席上,一套寓意丰富、制作精美的面塑上桌,为丰盛的宴席锦上添花。
一套面塑为宴席锦上添花。(新华网 曹桢摄)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在逢年过节、婚嫁乔迁、满月过寿等喜庆的日子里,都有捏面塑的习俗,通过塑造不同的形象,对生活寄予美好的期望。在巴彦淖尔地区盛行的河套面塑,起源于清朝末年,脱胎自黄河文化,是当地百姓信仰习俗、精神文化的体现。早些年,传统河套面塑远离了百姓的日常生活。2017年,一家创意面塑作坊出现在杭锦后旗,作坊老板娘邱霞作为新一代河套面塑代表人,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将现代审美融入面塑作品,好看又好吃的面塑又渐渐走进河套百姓的生活。
面塑里蕴含美好祝福
腊月好日子多,河套百姓多选在腊月里举办婚礼。1月23日举办婚礼的东家,提前一周就和邱霞预定了一套面塑。春节临近,东家希望这套面塑除了要有婚礼的彩头,还要蕴含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
这对邱霞来说不算难,要做一套什么样的面塑,她早已打好腹稿。
21日下午泡好面糟兑好第一遍面,一只大面盆被静置在温热的房间里。这一晚,邱霞没有睡好,夜里起来三趟去兑面。第二天一早端出面盆,昨晚的半盆面已经发满一盆。邱霞用手翻起面团,气孔均匀分布——“发好了”。她要用这团面做一套“珠玉满堂”面塑,在当晚的婚礼小夜席前出锅。
何为珠玉满堂?邱霞是要用三只猪和九条金鱼来体现这一寓意。九条金鱼同时寓意一对新人天长地久,三只小肥猪又是猪年最应景的形象。
邱霞用简单的工具捏出一只小猪。(新华网 曹桢摄)
为了保证面塑的口感,邱霞在发好的面中加入胡油、白糖、鸡蛋、牛奶、啤酒,在做金鱼的面中加入南瓜泥使其呈现黄色,再次兑面、揉面、醒发,开始造型。
捏面塑的工具很简单,毛衣针、梳子、剪子、水果刀被巧妙运用。一团面在手中一印、一滚、一捏,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便成形。邱霞为这套面塑捏出三只不同造型的小猪,摆放在圆形莲花面塑底座的中心,四周环绕九条黄色小金鱼。猪和鱼身上再用彩色面片制作的花形点缀,一套“珠玉满堂”不出一个小时就已捏好。
做好的面塑继续醒发一个小时后,放入特制的大铁锅、大蒸笼中大火开蒸,蒸汽中弥漫着河套小麦的馨香。下午两点,蒸好的面塑出锅。五个小时后,邱霞将包装好的面塑送上宴席。杯盘间,这套面塑稳居C位。
传统的河套面塑造型粗犷,色彩单一,且彩色多用不可食用的颜料制作,有的还会添加防腐剂,一般用作贡品。邱霞的创意面塑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造型更加精致,瓜果蔬菜、虫鱼鸟兽,都是面塑的素材,将菠菜、紫薯、南瓜、胡萝卜等果蔬入面,既保证了口感,又有了丰富的色彩。
各类主题的面塑作品。(采访对象供图)
精心制作的面塑,宛若艺术品,重新出现在河套百姓的生活中。流传百年的河套面塑,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进入腊月后,邱霞的订单不断飞来,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的顾客,更是提前半个多月发来订单。花馍、面人、寿桃……只要顾客提出来,邱霞巧妙的双手都能捏出来。
重拾初心创造幸福生活
河套面塑历史悠久,2008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岁的杨文芳是河套面塑制作的代表人物。出生于1980年的邱霞,2018年被认定为巴彦淖尔市级河套面塑代表人。
这个从小喜欢和姥姥捏“面人人”的80后,两年之前正在为一笔10万元的债务发愁,当时的生活和面塑也没有半点关联。18岁开始学习理发,之后结婚、生女、离婚……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生活,卖过保险,在车管所当过临时工,做过小生意,都是不喜欢的工作,也赚不到多少钱。邱霞说,那几年日子难过,但总感觉前面有一个奇妙的转机等着她。2017年,她看到河套面塑的相关报道,幼小时期的记忆被唤起,转机不期而遇。
“珠玉满堂”面塑出锅。(新华网 曹桢摄)
花了2000多元买回一台醒发箱,将家里的客厅、餐厅、厨房重新改造,办好相关证照,邱霞的面塑作坊在2017年12月开了起来。
小时候和姥姥学的手艺还留在潜意识里,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发面、揉面、造型……一道道都是坎儿。
“前两个月试着蒸面人,蒸一锅坏一锅,要不是面没发好,要不是发过了,面人蒸出来都变形甚至开裂了。”邱霞说,那两个月,蒸变形的面塑成了家里餐桌上的主食,日日不断,而心里的焦灼让她食不知味。
当年腊月,邱霞接到了第一笔订单——20个面人。然而,接连的失败让她丢了单子。等到终于蒸成形时,已经过了订单日快一周,顾客最终没来取。
灰心丧气之后,邱霞还是想把这20个面人卖出去。当时,正值杭锦后旗举办年猪文化节,她联系到主办方得到一个展位。没想到20个面人一亮相,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参加文化节的杭锦后旗领导专门来到她的展位,仔细询问面人的用料、制作过程,并鼓励她要坚持做下去。
面人一抢而空,被认可和鼓励,让邱霞欣喜万分。继续摸索学习,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少。邱霞开始探索造型的艺术,学习山西、陕西等地的面塑技艺以及西式蛋糕的造型技巧,将其融入河套面塑,作品一改传统河套面塑粗犷的风格,变得细腻精巧。
邱霞将各种颜色的果蔬加入和成彩色面团。(新华网 曹桢摄)
将近不惑之年,邱霞终于找到了一份幸福的事业。订单越来越多,10万元的债务就快还完了。2018年,她被吸纳为巴彦淖尔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前不久还被评为旗县级工艺美术大师。
邱霞说,面塑是会说话的,憨态可掬的小猪、引吭高歌的公鸡、颗粒饱满的玉米……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表达着幸福的千百种形态。
邱霞制作的“天赋河套”面塑系列。(新华网 曹桢摄)
杭锦后旗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王国忠说,近年来,为了使河套面塑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挖掘培养传承人,通过组织面塑展览、面塑进校园、开设面塑传承课等方式,让河套面塑与老百姓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