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刘思德:中国“5G+AI ”胃肠镜检查技术应用第一人

2019-09-21 10:23:00来源:央广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刘思德(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刘思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广州市杰出专家),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近10年来完成内镜诊疗操作超过15,000例,擅长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的内镜下微创切除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央广网广州9月21日消息(记者张胜强)三十八年如一日,刘思德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临床一线: “让更多患者受益,这是我每一天来医院做的事情。”他坦言,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如何让病人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痛苦更少一些、效果更好一些。

  “感同身受”,是他的医德理念

  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作为我国高发性肿瘤,单就胃癌而言,每年新发病例数就在40多万例左右。

  三十八年来,刘思德的足迹遍布国内国际,无论是在欧美日留学还是去新疆医疗支援还是在南方医院的日常工作,刘思德所思所想,都是他的消化科病人,刘思德参与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化内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刘思德教授在为病人治疗。(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如果做个问卷调查,调查一下病人最畏惧的医疗检查是什么?肠胃镜检查应该名列前茅。因为要将消化内镜的镜头伸入到肠胃中去,不少患者“闻之变色”。

  然而,一直以来,消化内镜是消化道检查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因为它可以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断信息,能在消化道早期肿瘤防控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革命性的诊断技术出现之前,刘思德要求南方医院消化科的年轻医生要把亲身尝试胃肠镜作为一项必修课。“我自己就请同事帮我做过十数次,作为消化内科医生,应该知道消化内镜镜头在肠胃的什么位置,病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积累经验后就知道通过哪些动作、操作可以减少患者不舒服的感觉,这就叫做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因此成为刘思德恪守的医德理念和医疗伦理,他认为,只有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心情,才能在医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共鸣和信任,这一点,对于病人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刘思德把“将消化道重大疾病防控纳入政府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写进了提案中,建议对消化道肿瘤进行大范围筛查,以实现对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

  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胃癌的早诊率不到10%,超过90%的患者到了肿瘤晚期才被发现。随着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进步,南方医院消化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也是第一批国家卫生部的临床重点专科,推动诊断的窗口前移是刘思德近些年来的重点工作。

  早诊早治无疑是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治愈方案,据刘思德教授介绍,以胃癌为例,如果是早期发现,不仅可以不用开刀,通过胃镜做ESD手术,根治率可以达到98%,而且所需要的手术费用和恢复时间也将大大减少。

  2015年4月,广州市启动大范围的大肠癌筛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进一步的检查,为风险人群做早诊治疗工作。目前,面向广州市的筛选人群大肠癌早诊率为88.36%,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仅为5.1%。

  “铁壁合围” 对消化道肿瘤“群起而攻之”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的学科带头人,除了在日常诊疗中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刘思德也无时不刻的思考着如何从更好的角度来建设中国的消化内科。

  南方医院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结肠镜检查的医院,四十多年来,超过4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慕名在这里学习结肠镜诊疗经验,“你现在去很多医院找一个做肠镜的医生,不是他自己在南方医院进修过,就是他的老师在南方医院进修过”,刘思德笑着说道。

  刘思德教授在公开交流医疗诊断经验。(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除了在国内积极推广成熟的结肠镜诊疗经验,刘思德早年在日本、欧洲等地研习的经历让他十分注重年轻医生的成长进步。

  “一方面,我们的海外名师计划,每年会邀请15到20个欧美日最顶级的专家,以讲课的形式,让我们的医生能知道现在消化道领域的医学水平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差距在哪?这是请进来。另一方面,我们让一部分医生去到国外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通过1到2年的时间,来提升基础研究和理念水平,这是送出去。”

  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与学习,现在已然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简称ESD),是日本医生发明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可以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2006年的时候,中华医学会组织了一批医生去学这个技术,我是其中一个,后面我们不停的派医生出去,到了现在,这个技术虽然是日本首创,但是中国医生不仅完成了全世界最多的ESD病例数,也是完成得全世界最好的。”

  更让刘思德教授欣慰的是,现在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的年轻医生们,有的才二十几岁,动手能力之强,已足以让他们这些“前辈们”感受到“后生可畏”。

  以人为本 为患者提供治疗“最优解”

  在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患者当中,某些患者的症状也会让刘思德教授格外上心。

  “前些年就有一位患者找到我,他自己就是肠胃外科的医生,在北京上海等地十几个医院做了诊疗,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原来这位“内行人”得了一种名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病症,而且是处于癌前病变的阶段,并没有生命危险。令他苦恼的是,由于肿瘤靠近肛门,各大医院给出诊治方案都会切除掉肛门,这将极大地影响他的生活质量。

  刘思德教授团队首建的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反转粘膜切除术(REMR)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他经人推荐来到了我们医院,也是跟我坦白说‘刘教授你是最后一关,你说切除就切除’。”

  刘思德对此“感同身受”。医生,作为患者最信任的人,不仅要通过自己的诊断来解决患者的病痛,也要尽心尽力的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那么经过我们团队的评估,手术方案是可以保留肛门的。最后从手术到出院只用了两天,四个月以后来复查的时候,显示病变完整切除,所有功能完全正常。”

  早在2001年,刘思德教授团队就率先在国内报道大肠锯齿状腺瘤及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并成功建立切除此类病变的内镜粘膜切除术。

  刘思德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平坦型大肠肿瘤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进行了多项创新和改进,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该方面研究成果也已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第一作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眼里除了有消化道肿瘤诊治难题,更多的,是带着殷切期望的患者。

  设身处地 让“无痛无感”治疗走在前列

  尽管经过培训之后的消化科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接近“无感”的胃肠镜检查,但刘思德依旧没有放下改进检查方案的想法。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和人性化的诊疗方案也成为了新的课题。

  “如何从根本性上解决患者对于肠胃镜检查的畏难情绪,其实是每一位消化内科医生都要思考的问题。”刘思德办公电脑里循环播放着胃镜胶囊的工作视频就是一种新的思路。

  “胃镜胶囊不能说是一个很新的技术,以色列的专家在2001年就已经发明,但它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刘思德教授解释道,每一个胶囊会在体内对消化道拍摄5-10万张图像,而其中有诊断价值的可能只有10张,这意味着一个医生一天只能处理1-2个病例。

  “早在2004年,我们就有一个名为‘无效与无诊断价值图片的删除’的课题,可以屏蔽掉70%的无效图片。”不过到了现在,刘思德教授有了更好的“帮手”。

  刘思德教授在广东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与5G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重大。”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的检索出有诊疗价值的图片,而5G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让病人在检查期间无需佩戴笨重的体外数据硬盘。

  2017年,刘思德教授团队的“智能胶囊胃镜系统”项目在首届“中国高校成果交易会”近万项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特别金奖。患者只需要吞下胶囊,打开手机APP,检索生成图像,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上就可以向医生提交图像报告,完成一系列检查。

  “科技与医疗的融合,依旧要讲究以人为本”,刘思德说道。

编辑: 许晨阳

刘思德:中国“5G+AI ”胃肠镜检查技术应用第一人

三十八年如一日,刘思德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临床一线: “让更多患者受益,这是我每一天来医院做的事情。”他坦言,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如何让病人胃肠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痛苦更少一些、效果更好一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