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地利狭长的极不规则的版图上,汇集着无数光辉的音乐历史:它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世界,也是舒伯特和约翰·斯特劳斯的乐园,还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炼狱。在《音符上的奥地利》中,知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带领我们行走奥地利,共享音乐盛宴。

 

  早在我动身赴维也纳之前,便有朋友对我即将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欣赏到2008年制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大加艳羡。不过朋友也说了,4部戏里最值得看的是《齐格弗里德》,因为这里汇集了该制作的最强阵容。在此之前,我倒并不以歌手为意,因为孤陋寡闻,压根不知饰演“漫游者”(沃坦)的朱哈·乌西塔罗为何许人也。不过《齐格弗里德》我原本觉得在四部戏里最冗长乏味,曾经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于第一幕中昏昏欲睡,如今却成为我的最爱,先后在国外看过四五种制作,每次都印象深刻,无法忘怀。对于这样一部我相对熟悉的剧目,在对导演意图和舞台制作方面,思考的腾挪空间自然也相应富余,逐渐消化的能力略有提高。

  2008年版《指环》制作应该算是奥地利指挥家弗朗茨·维尔瑟·莫斯特当年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的见面大礼,首演即好评如潮,认为既非陈旧保守,也无过分极端,导演思路十分清晰,首尾相顾,自圆其说,把原本自相矛盾的故事讲得还算符合逻辑。当然,乐评的重点还是在指挥维尔瑟·莫斯特和歌手表演方面,尤其对尼娜·施蒂梅演唱的布伦希尔德呈一面倒地赞美。说实话,能够亲耳听到当今最具潜力的瓦格纳女高音初试布伦希尔德角色,对我来说诱惑极大。

  我不知该怎样形容尼娜·施蒂梅光芒四射的亮相,我只知道当她狂喜的颂歌回荡在歌剧院的空气中时,满场的眼泪在飞,所有的人睁大陷入憧憬的明亮而含泪的眼睛沉醉其中。维尔瑟·莫斯特的乐队保持了起伏自然的张力与充分泛滥的激情,全体乐手进入亢奋状态。时隔两月,那个直叫人灵魂出窍的时刻常常不经意地在我的梦中出现,每每遇到这样的梦境,我都相信我是清醒的,因为我曾亲历过,我曾目睹过。尼娜·施蒂梅,这位历史上最具女性温婉特征,最具有古典戏剧美的布伦希尔德,她不仅再现了天神沃坦之最爱的征服力,还第一次将伊索尔德的命运带入《指环》当中。不幸的理查德·瓦格纳,您没有看到这样神奇的一幕真是遗憾,这难道不是你所期待的吗?

  刘雪枫,知名音乐评论家,古典音乐推广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著有《贴近浪漫时代》《德国音乐地图》《朝圣:瓦格纳的拜罗伊特》《交响乐欣赏十八讲》《和刘雪枫一起听音乐》《给孩子的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