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地利狭长的极不规则的版图上,汇集着无数光辉的音乐历史:它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世界,也是舒伯特和约翰·斯特劳斯的乐园,还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炼狱。在《音符上的奥地利》中,知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带领我们行走奥地利,共享音乐盛宴。

 

  马勒:从“小屋”到墓地

  从1900年到1907年,马勒在迈尔尼格度过8个夏天,创作了包括第四到第八交响曲以及《吕克特之歌》和《亡儿悼歌》等重要作品。从第六交响曲开始,马勒音乐中被命运之神光顾的痕迹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悲剧”还是“夜乐”都以双重性的“分裂”呈现了他与阿尔玛情感的纠葛与投射,“千人”是瞬间的神谕在马勒内心深处激起的波澜,顺从与抗争,激越与欣然,马勒将耳闻目睹的自然与神扩展到宇宙的空间,这是马勒濒于疯狂状态前的一次有效释放,是马勒自我拯救的有益尝试。

  作为母亲的阿尔玛已经觉察到马勒的宿命对孩子的不良施加,还没有从生下第二个女儿安娜的产后虚弱恢复过来的阿尔玛在知道马勒刚刚完成根据德国诗人弗利德里希·吕克特的组诗《亡儿悼歌》谱写的声乐套曲时,该是怎样的惊恐?面对悲伤欲绝的歌词和凄婉惆怅的歌调,阿尔玛恳求马勒: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招惹这样不好的兆头!

  阿尔玛的告诫是徒劳的,马勒在第二年完成的第六交响曲“悲剧”的第四乐章为自己安排了象征命运三记重击的“大木槌砸地”:“最后一次重击把它像一棵巨木砍倒在地”。咄咄逼人的狂烈的进行曲,两度将乐章送入天崩地裂般的高潮,但是也在两度胜利即将来临之时,无情的重槌轰然而落。这是令马勒和阿尔玛都无比动情的交响曲,阿尔玛说:“他再没有一部作品像这首交响曲这样由衷直抒而出。那天我们两人都哭了,这音乐所预示的凛然之情直接触及我们的内心……”

  刘雪枫,知名音乐评论家,古典音乐推广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著有《贴近浪漫时代》《德国音乐地图》《朝圣:瓦格纳的拜罗伊特》《交响乐欣赏十八讲》《和刘雪枫一起听音乐》《给孩子的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