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昨日我市警方专门整理了几种在高考后时有发生的骗术,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以防上当受骗。

  一、提前查询考分

  诈骗分子利用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焦躁情绪,在高考结束后官方公布成绩前,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不少学生家长将钱转给了诈骗分子,成绩当然也不可能提前查到。

  【警方提示】高考分数不会提前公布,市面上任何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的,都是诈骗。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收到带有不明链接的手机短信时,需提高警惕,不轻易点击、登录,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二、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提前录取

  诈骗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部分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或有些自称内部人士,谎称军校、警校有“内部指标”,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或交钱疏通关系等,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为打消受害人顾虑,诈骗分子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警方提示】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且军校、警校与其他高校招生是一样的,不存在“内部指标”的说法。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以缴费为最终目的的,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三、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示】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为获取被害人信任,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标志,还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配备了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发布的官方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四、“野鸡大学”假冒正规院校招生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这类“野鸡大学”在全国各地招募招生代理,会把自己和某些知名的正规大学混在一起,借助电话和网络进行招生从而骗取学生学费,2018年《人民日报》发布的“虚假大学名单”中,全国有381所“野鸡大学”进入黑名单,其中不乏“北京工商管理大学”这样名字听起来如雷贯耳的虚假大学。

  【警方提示】要提高自己的辨别力,收到没有报考的学校录取通知书时要提高警惕,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查询,不能相信这些“野鸡大学”的一面之词。

  五、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六、混淆教育模式行骗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才发觉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警方提示】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混淆教育形式来蒙骗考生和家长,是目前较常见的欺诈手段,招生骗子有时会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

  七、自费出国留学“黑中介”

  近年来,很多学生在高考后选择自费出国留学,这便催生了大量的留学中介机构,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的留学中介机构良莠不齐,甚至有一部分是没有资质的“黑中介”,谎称可以办理出国留学业务招摇撞骗。

  【警方提示】如果选择留学机构,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正规的中介机构要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同时,在缴纳中介费用时,一定要谨慎,看清合同,不要被别有用心的机构制造合同的陷阱骗到。

  八、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诈骗分子自称为教育局或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声称再不领就要过期,考生如果想领取该助学金、奖学金需要提前将学费等汇入学校账户,然后诈骗分子指引考生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警方提示】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