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的《做客中央台》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央广网、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羊城晚报、贵阳日报、江南都市报、文汇报、北京晚报、长沙晚报以及搜狐新闻客户端、QQ浏览器的大力支持,相关音视频节目请登陆央广网和百度新闻。节目的最后,主持人海滨、胡凡代表节目监制赵九骁、责任编辑杜希萌、满朝旭,感谢您的收听。明天中午1点到2点,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将《做客中央台》,也欢迎各位继续收听我们的节目。 [2014-03-10 13:58]

[主持人]其实今天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我随便查了一下,今天这个日子还真的跟科技有很多的关系,大家可以一块来听一下。比如说1876年的今天,贝尔发明了电话;比如说1977年的今天,北京和南京的天文台共同发现了天王星没有光环;比如说1988年的今天,第一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可能这都是科技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紧紧相连的一个又一个小的点,所以我们也真的期待着,将来您和您的同事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再一次感白院长作客中央台。 [2014-03-10 13:57]

[主持人]的确,万丈高楼是从平地起的,真的是希望咱们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更多的投身到那种看似无用,但其实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研究的领域,让科技和生活联系的更紧,让我们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加的美好。非常感谢白院长今天来作客中央台,也期待着您跟您的同事一块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能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一些更多的改变。 [2014-03-10 13:56]

[白春礼]我希望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有更多的成果出现,呈现一个万马奔腾的趋势。 [2014-03-10 13:55]

[主持人]白院长,节目的最后我们给您留了一个作文题,算是一个小作文,能不能请您对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和网友说几句简短的寄语?这也是规定动作,今年来做客中央台的所有的嘉宾都完成了这一项,就是马年大家最喜欢说马上就有,您希望马上有什么? [2014-03-10 13:54]

[白春礼]我觉得可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未知的东西更多,发展很快,比如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这方面国际上最近有很大的突破,而且这个是整个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 [2014-03-10 13:53]

[主持人]是大家一块来共同促成的这样一个氛围。好,谢谢白院长的解答,也感谢羊城晚报的记者张林。我们今年中央台两会报道还专门设立了新媒体的提问平台——我爱问两会,接下来看看网友们给您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这儿有一位腾讯网的网友,他说,刚才听您说了很多科技的话题,想问问您,据您的预测,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科技领域突破最有可能会发生在哪个领域? [2014-03-10 13:52]

[白春礼]您说的很对,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我们考虑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没有原始创新的话,我们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好,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好,都是缺乏后劲,它是一个基础。国家也高度重视这方面,最近几年,中国科技已有了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不断投入,我们在国外发表的、有重要影响的论文数量以及引用次数都在快速上升,上升到世界的第二位,但这只是一个指标而已,我们要更加注重原始性创新,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开辟一个新的方向。这方面主要从几个角度上来说,第一个,需要科学家能够沉下心来,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去攻克难关,而不是去找短平快的项目。第二个,希望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也能够不断加大。第三,要有一个整体创新的氛围。我在不同场合曾经讲过,我们的文化也需要对原始创新有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什么“枪打出头鸟”、“标新立异”,其实“标新立异”这个成语可能贬义多于褒义,可是你要搞原始创新,不标新立异怎么会有创新呢?需要有突破。在这方面,可能我们也需要社会更多的鼓励,促进这种原始创新的氛围产生。 [2014-03-10 13:50]

[张林]白院长您好,我是羊城晚报记者张林,我要提的问题是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我们都知道,在国家科学技术奖里是有5个奖项,其中最能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个奖项从2000年到2014年间,空缺了9次,当然这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非常明显的短板。在您看来,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什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谢谢您。 [2014-03-10 13:48]

[主持人]白院长现在就坐在我身边,您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他直接提出。 [2014-03-10 13:47]

[主持人]您提到这个基础研究,新浪微博的网友“黑夜的沉默”说,白院长我提一个建议,应该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力度,虽然说基础科学研究周期长,也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基础科学是一切生活生产的前提,它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有着巨大大作用。他说现在咱们国家有自己的航天器值得庆贺,但是如果能发现新的力学原理,从而使人类可以穿越虫洞,用更短时间进行长距离的星际航行,这才是质的飞跃,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看来今天在收音机前守候着您,等待着您给他们做出一些解答,包括给咱们整个国家的科技的发展深化来号脉的人非常非常的多。就在直播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合作的媒体也在场外的媒体中心实时跟进着访谈。他们同样也有问题想和您探讨。接下来我们先接通《羊城晚报》记者张林的电话。 [2014-03-10 13:47]

[白春礼]我觉得我们应该面向国家多方面的战略需求来加大应用型研究的力度,使我们的科技新能够更多的惠及百姓,惠及大众,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高我们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使我们通过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真正做到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最重要。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基础研究也非常重要,它是创新的一个基础,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也是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也是创新文化的基础。我们也要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更加注重原始性的创新。 [2014-03-10 13:46]

[主持人]其实今天白院长一直在谈咱们科技的发展,今年我们知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您看来,未来中科院乃至咱们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要继续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究竟在哪儿?用简短的语言给我们的听众朋友给网上的朋友一个介绍。 [2014-03-10 13:46]

[白春礼]就是说它不是一次排放。我们知道,灰霾产生主要是三个主要的来源,比如说燃煤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扬尘的排放等等,但是不同时间,可能各自的比例不一样。但是我们发现,燃煤和大气尾气排放占灰霾产生大概70%左右,另外就是氮化物、硫化物在空中当中会形成PM2.5二次产生、二次爆发。比如我们今天看天气还很晴,天气质量不错,到了明天忽然一下就很严重了,它不可能是一次排放一下子变成这么严重,它是二次排放,所以找出排放的原因,包括一些化学反应,对于我们对症施策是很重要的。 [2014-03-10 13:45]

[主持人]您说的二次形成是指? [2014-03-10 13:44]

[白春礼]雾霾这件事情确实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在两会之前,国务院的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对这个事情专门做了部署,我们科学院对这方面也非常关注。从90年代开始,我们科学院就开始进行大气粉尘和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在本世纪初,我们就开始PM2.5这方面的定位监测和研究工作,比如说我们在西安有一个地球环境研究所,拥有国内唯一的连续监测了十多年的PM2.5的质量及全组份的监测数据,为我国开展PM2.5的历史变化积累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另外,我们也做了很多关于大质量观测模拟的平台,在全国布设了40多个站点,大气污染质量联网的观测网。比如在监测方面,我们也研发了一些大气环境的监测设备,像科学院的安徽的光机所,我们跟合作企业一起联合开发了PM2.5的监测设备,目前我们在国内的50余条激光雷达检测设备当中,利用我们光技术提供的技术占了70%以上。两年前,科学院专门设立的一个战略先导专项就是“大气灰霾追因”,因为你要想治理灰霾,首先要对症施策,找到病在哪?要不然治理可能就事倍功半了。我们这方面组织了大概400多位科学家,不光是科学院系统的,包括高校的,还有环保部下面的很多研究单位,我们一起来对大气灰霾进行源解析,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得到一些比较好的结果。因为它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区域,它的来源组成应该是不太一样的,而且我们尤其发现,PM2.5的二次形成是造成大气灰霾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03-10 13:43]

[主持人]我们需要做一个引领者。其实关于这样的话题,我们在网上也有很多朋友在参与讨论,比如说新浪微博网友“霸王花”留言,他说中国科研有可能傲人的成就,上有天宫太空舱下有蛟龙深潜海。但在其他的科技的尖端领域也从来没有缺少中国科学的身影,但是高新技术应用到百姓生活就是转化中是不是也会出现一些断档,咱们是不是应该深挖科技成果的多样性,比如说把航天技术、军工技术可以惠及民用的部分提取出来转化为市场的经济,而新产品的出现其实又会刺激市场的消费,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还有腾讯微博的网友“知易行难”留言说,科技与生活走得更近了。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方面的中国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业务模式,从数据库到程序应用从安全保障到均衡大流量的交易负债,每一步都有企业参与创新和研发,虽然改革的道路还非常的漫长,但是科技改革已经见到了初步的成效。应该说大家很关注,同时也会对咱们国家的科技的发展非常的关心非常的有信心,不能否认,科研的目的肯定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尽管说咱们要提倡做那种所谓的无用的研究,学术研究不能功利,但是最终的宗旨还是希望人能够去利用这些科学技术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最近可能说到国内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从去年到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雾霾。说到雾霾,在网上最近流传个事儿,必须得再跟您求证一下,有报道说:中科院拟建全球最大雾霾实验室。紧接着又有报道说:中科院否认要建全球最大雾霾实验室。咱们不管这实验室是不是真的,我们想知道,中科院对于灰霾天气的发生有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因为现在病急乱投医,一会儿说汽车尾气是元凶,一会儿又说焚烧秸秆是罪魁,公众很期待一个权威的说法。 [2014-03-10 13:43]

[白春礼]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实际上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上来说,它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所以要想原始创新,想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可能就要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从基础研究来说,我们要鼓励原始性创新,不能够老是去跟踪国外的热点,而是要能够开辟一个新的领域,一个新的方向,建立新的理论,对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来说,关键的核心技术能够真正有所突破。 [2014-03-10 13:41]

[主持人]比如说像今年的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联盟,同时也是您刚才说的,要鼓励科研人员创立企业。这些内容根据我理解,说白了就是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经济发展的创新支撑。我也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科技创新可能就是在中关村的咖啡厅里。企业在创新里的地位其实现在也在不断上升,在您看来,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包括商业运作,这三者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2014-03-10 13:41]

[白春礼]这也是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比如我们一直说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说一些项目希望企业能够不仅作为投入的主体,也应该作为创新的主体、推广的主体,可能从应用的角度上来说,企业的早期参与将有助于我们一个一个项目能够直接走到实用上去,能够围绕金融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 [2014-03-10 13:40]

[主持人]其实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咱们科技体制改革里头也有一项,是改变以往以行政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是不是也需要更多的以市场为主导来协调? [2014-03-10 13:39]

[白春礼]科研经费的申请涉及到整个科研管理体系,因为国家的科研项目是由很多部门多头来设计的,所以科研人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部门去申请,这里面很大一个问题也许跟人头费的不足有关系。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两会代表也提出很多。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于设备硬件的投入,对人的投入方面体现的更少一点。所以科研人员本身有些收入和他申请的经费挂钩,这样一种方式也使得他不是为了科研工作需要去申请经费,而是为了养活人去申请经费。在这一点上,国家已经重视这件事情。目前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是提高间接经费的比例,这样能减少科研经费碎片化这样一种趋势,也使科研人员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对于科研项目的评估检查怎么减少频次,怎么能够使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2014-03-10 13:39]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其实我们也看到,一方面有些人拿着钱不知道该怎么花,用在那些可能不是那么需要的领域和项目上,甚至有时候出现一些浪费的现象。另外一个方面,可能很多的人在嗷嗷待哺,拿不到相关的科研经费。比如说我们也看到现在有这样一些现象,科研经费的申请很困难,特别是那些影响力不太够、可能不太出名,仍在一线做研究的人,他们因为科研经费短缺,甚至影响到自己做科研的时间。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从事科研工作,其他时间则忙于申请经费、评审考核申报评奖。并且为了科研经费跑项目,课题组从准备申请到正式填表,再到答辩、中期评估、年终汇报等等等等,大概要花去4个月的时间。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普遍存在?有多普遍? [2014-03-10 13:38]

[白春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这件事情,国家高度重视,因为这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务院前不久在这方面专门有个考虑,而且我们可能下一步要更加细化科研经费的管理。一方面是应该不断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制度规范、管理有序的科研环境,使科研经费真正能够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去乱花。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它的监督检查。同时另外一方面,可能要考虑它的绩效,就是投入的产出比。刚才你提到的这个例子,比如说经费花了,虽然没有贪污,没有出现其他问题,但是买了设备以后没有更好的使用,没有发挥出它的效益来,这也是需要监管的。科研以及设备的公用、共享、公开,供大家一起使用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包括我们也制定了很多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关于评审,关于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等。 [2014-03-10 13:37]

[主持人]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此刻正在我们的直播间。院士只是代表着我国科研领域有最高成就的一群人,处在金字塔的塔尖。除此之外,我们国家还有着庞大的科研群体。我看到一个数据说,2009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5100万人。我想,可能这样的一个群体可能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比如说涉及到科研经费这一块,我们在网看到这一个腾讯微博的网友,“笑看北极星”他的留言,他说昨天刚刚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有一所大学买了6千万的设备,放了五年都没有动过,这是严重的浪费。科研经费的使用应该被严格的监管,防止突击花钱。同时要以科研结果来考核经费的使用情况,不管这个研究失败还是成功,至少五年没动设备,说明花的这个钱的项目应该是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来执行。并且现在还有很多的科研项目需要资金,他说科研经费需要用在刀刃上。对于这样一个话题,不知道您是怎么看的? [2014-03-10 13:35]

[主持人]好,感谢白院长对于咱们院士这一块话题的一些回应。 [2014-03-10 13:35]

[白春礼]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个文件说院士不用退休。不退休的原因是这样,有退休的,它是基于当时人事部有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高级科技专家退休的规定,不仅是科技人才,包括一些老中医还有一些其他的领域的高级专家暂缓退休,但是暂缓到什么时候,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各个用人单位往往自己就说暂时不用退,因为本来专家就很少。也有专家自己希望退,单位不同意退,这种现象也是有的。因为科学院院士来自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也有部队、企业,所以它的人事管理关系在各个单位,所以这个应该由国家人事管理统一的部门来综合考虑,我们已经有自身院士制度了,还要考虑其他的高级人才,包括千人计划等等,要对这些专家的退休年龄有一个规范化的考虑。 [2014-03-10 13:34]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您刚才其实也讲到了,一个是院士的退出机制,第二个是正常的退休。但是这个退休,这种终身的职业变成了现实的职业,怎么样去界定这个院士该不该退休?因为我知道,科研领域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也有个体上的差异。退休的话,是自愿还是说有一个一刀切,比如说到了某个年龄,我们就应该要退休了? [2014-03-10 13:33]

[白春礼]对,我们要健全院士行为的规范和相应的监督处理机制,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对于怎么使用院士称号,希望相关部委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定,不能够把院士称号拿去炒作,变成一个利益交换的手段和噱头。其实我们从2011年开始,要求每一个新推选的院士要签一个承诺书,要求每个院士遵守国家有关高级专家退休的规定,遵守用人单位相关的人事制度,坚决反对兼职过多、徒挂虚名和领取不当报酬等行为。借这个机会,我也呼吁社会应该比较理性地对待院士的称号,共同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术环境,共同维护院士称号的荣誉性,我也反对滥用和庸俗化的院士称号。 [2014-03-10 13:32]

[主持人]因为您提到,院士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的头衔,如果一旦有污点的话,就不再符合这样一个荣誉的身份,当然是要退出的。 [2014-03-10 13:31]

[白春礼]而且还要关注交叉学科,关注一些女性的科技工作者等等。所以我们可能还要对院士的退休、退出制度改革,要能进能出。关于退休这件事情,实际上目前我们院士制度改革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来牵头对退休有一个严格的规定,有统一的规定。对违反科学道德,违反国家相关的法规等方面的院士,应该劝退、开除、警告,或者是撤销。 [2014-03-10 13:30]

[主持人]这是院士的评选,您提到了需要年轻化,公平公正公开。 [2014-03-10 13:30]

[白春礼]但是工作出成果以后还有一个阶段要来得到大家的认可,这要有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我今天做出成果了,明天就会被大家认可,就会当选院士了。 [2014-03-10 13:29]

[主持人]因为我看到有一个调查说,咱们院士或者科研工作者的峰值应该是在38岁到45周岁之间,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阶段。 [2014-03-10 13:29]

[白春礼]我们现在也很年轻化,希望将来的选举的院士,60岁以下的应该超过2/3。 [2014-03-10 13:29]

[主持人]咱们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2014-03-10 13:29]

[白春礼]首先,我想说院士本身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一个职务,也不是行政级别,没有行政级别,选举了院士是对他过去科技贡献的一种肯定。应该说我们国家绝大多数院士都是无私奉献,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也是民族的楷模,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我们现在说到的所有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获得者,我们两弹一星的元勋大部分都是科学院或者工程院院士,这一点足以说明他们为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但是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大家最近看到的问题,比如说在遴选方面,在院士的待遇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正在进行院士的改革。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做出改革院士制度的决定,科学院也高度重视,我们开了很多次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精神。这个改革,我们想要坚持院士称号,把荣誉属性作为一个原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我们正在制定院士制度改革的方案报国务院来审批。我觉得改革要分成几个部分,一个是关于院士遴选制度,就是遴选如何更加公平和公正。我觉得院士是一个学术荣誉性,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这么一个热点问题。关于院士的待遇,我们一直强调不应该有过高的待遇,兼职要适度,我们都有文件规定。另外,我们也希望将来选举上能够更多的年轻化,更多的关注前沿交叉学科,原来有规定说希望新当选院士的年龄,60岁以下的不少于1/3,院里有这么个要求。 [2014-03-10 13:29]

[主持人]包括刚才数据搜索的平台上,大家搜索的也包括有院士待遇的话题。 [2014-03-10 13:27]

[白春礼]我们国家的院士制度应该说是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体现。科学院的院士原来名字叫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这个学部是1995年建立的,1993年国家批准从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这是科学院。科学院从1995年开始选举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的院士。中国工程院是1994年成立的,它是选举工程技术方面的院士。科学院和工程院都有院士的章程,包括有相应的管理,管理它的选举,有遴选制度等等。为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院士相关的一些政策和文件,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该文件,包括院士的相关待遇等。关于的院士待遇并不属于院士制度的范畴,但是一说起来还是跟院士相关的。 [2014-03-10 13:26]

[主持人]好的,感谢朝旭和百度大数据平台。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中科院”和“院士”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高频词。其实在我们看来,院士应该是代表了咱们国家科技的最高水准,如果说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应该叫“高大上”。小时候可能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当科学家,但是我知道我基本跟这事是绝缘了,我是个绝缘体,但是一直对科学家对于院士一直怀着很崇敬的心情和心态。我们也注意到这两年,院士评选和院士增选话题网友的关注度不低,对于院士的遴选,出现了一些争议的声音。有说法认为,包裹在院士周围的,比如学术造假、公关运作、甚至贿选,还有刚才百度数据中提到的院士待遇和这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的盘根错节,让这个学术界的“皇冠”成色似乎不那么足,普通人对院士的崇敬也渐渐掺入了一些质疑。对于这样的质疑这样的疑惑和困惑,您有怎样的一些回应? [2014-03-10 13:25]

[朝旭]2013年,亿万网民对“中国科学院”搜索热情相当高。其中排名第一的关键词,是“科学网”,这个网络平台由中科院主管,为网民提供权威的科学新闻、实用的信息服务,这么受欢迎,看来办得不错。作为中科院里最重要的人群, 网民对院士的关注,也绝对热门。看看这些搜索量高的关键词,什么“长江学者,研究员,两院院士”,还有“院士工作站,院士评选、院士增选”,在网友们看来,科学家的生活是“不明觉厉”,特别要全方位的一窥究竟。过去一年,网友们最爱聊聊院士们的哪些事?“院士待遇”荣登榜首。开门七件事,样样离不开人民币,院士们天天埋头做研究,待遇问题不能忽视。还有像“中科院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都让网友们颇有兴趣。当然,也有不少网民搜索“中科院院士相当于什么级别”,这院士是学术上的最高荣誉,不应掺杂上别的东西。这些科学皇冠上的灰尘,该擦拭擦拭了。以上数据,由百度提供。 [2014-03-10 13:23]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此时此刻,我们身边的做客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科学家需要用数据说话。今年,我们联合百度大数据平台,以专业调查的方式,锁定各地区各领域的热点数据和热点主题,并且要挖掘热点问题背后的关注趋势。科学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中国科学院也代表着这种严谨态度,我们更需要用来数据说话,咱们一块来看看网友们有关中科院的搜索集中在哪些领域。接下来看我们要请出数据达人朝旭为我们带来今天的《两会大数据》。 [2014-03-10 13:21]

[主持人]好的,感谢海滨。 [2014-03-10 13:19]

[海滨]至少知道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在自己最有价值的一个事业上。非常感谢,我们把时间还给胡凡。 [2014-03-10 13:19]

[白春礼]我一直认为要从事科研可能还是在最年轻、最富有创造力的时候,还应该把最多的精力、最多的时间用在科研上,否则就会后悔莫及。 [2014-03-10 13:18]

[海滨]您希望未来一代的年轻人怎么去看待这个时间?希望像您一样把时间全部占满,还是希望未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能掌控自己未来的生活,您怎么看待? [2014-03-10 13:18]

[白春礼]感觉不够用,因为我们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很多人在从事科研的同时还带学生工作。当然我当了院长以后,自己做科研工作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但是所有的科学家,基本上没有8小时的概念,如果仅仅在8小时期间做科研工作,其实很难能做出很好的成绩,所以说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放在科研工作上。 [2014-03-10 13:18]

[海滨]再问您一下,现在网络上流行很红的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您刚才也提到您的时间其实还是非常紧张的,想问一下,您的时间感觉够用吗? [2014-03-10 13:18]

[白春礼]已经不算很年轻了,回忆过去的时候,30岁已经过去了。 [2014-03-10 13:18]

[海滨]这是几岁写的一首诗? [2014-03-10 13:18]

[白春礼]忽然之间不一定能想得起来,记得一两句吧,因为我在内蒙古兵团呆过,那个时候叫“屯垦戍边”,当时写过一首诗“塞外戍边兵亦农,青春有痕影随风。” [2014-03-10 13:18]

[海滨]您有印象吗?给我们读个半首。 [2014-03-10 13:18]

[白春礼]真写过诗呢。 [2014-03-10 13:18]

[海滨]知道您喜欢语文,鼓励白院长写本诗籍。 [2014-03-10 13:18]

[白春礼]有可能,因为我看的书大部分还是我的专业的东西,都是关于纳米科技、化学方面的,我看的专业文献比较多一点。当然,我也有我的业余生活,我自己定了《当代》,有时候也看一看。最近一个朋友送给我一本他的诗词集,也在翻一翻。 [2014-03-10 13:17]

[海滨]还有人问您说,白院长您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可以推荐给我们广大的听众吗?我估计您读的书推荐出来我们连书名都听不懂。 [2014-03-10 13:17]

[白春礼]我觉得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者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但是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有才无德,会走向斜路。 [2014-03-10 13:17]

[海滨]从这个角度来讲,您对现在的所有的年轻人是不是有同样的期待,比如说对未来将会出现在你们国科大里两百个学霸,是不是会有同样的期待? [2014-03-10 13:17]

[白春礼]这点我是满意的,孩子非常诚实,没有学会任何外面不该学的东西,他对自己要求挺严的。 [2014-03-10 13:17]

[海滨]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的孩子让您满意吗? [2014-03-10 13:17]

[白春礼]孩子小的时候我确实没有多少时间和他在一起,因为整天都忙于工作,晚上回来都很晚了,早晨又很早就走。平常偶尔见到他,可能关心他的还是做人,希望他能够老老实实做人,这一点上可能对他的要求比较多,要诚实。 [2014-03-10 13:17]

[海滨]还想问您一下,您对孩子教育最多的是哪一方面? [2014-03-10 13:17]

[白春礼]很可惜,我真不会做饭,下个饺子、煮个面条还做过,但是炒菜我还不行。一个是没有时间,一个是也没学过。 [2014-03-10 13:17]

[海滨]非常好,特别期待.还有人问您,作为中国最高的科研机构的掌门人,您的工作是烦琐的,不知道您是不是回到家里边喜欢做饭,有没有自己的拿手菜? [2014-03-10 13:17]

[白春礼]我写过科普的书,出过关于纳米科技关于原子分子的书。以后准备还会再写一些科普的读物。 [2014-03-10 13:17]

[海滨]有没有想过未来会有一本白春礼著作的科普读物写给我们看看? [2014-03-10 13:17]

[白春礼]我不知道“学霸”的含义,可能网上的“学霸”是很褒义的,在我们学术届,“学霸”这个含义好像太霸道了,不过没关系。我念书的时候可能在小学、中学、大学情况并不是很一样,但是我个人倒是曾经很喜欢语文,小学时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朗读。你要知道,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作为科学家如果基本的语文功底不好,你写个文章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好。 [2014-03-10 13:16]

[海滨]有网友问,刚才听了前面的片花,听了您的简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叫“学霸”。请问一下,那会儿您最好的一门功课是哪一门啊? [2014-03-10 13:16]

[白春礼]我跟您说,你们可能不清楚,联想是科学院孕育出来的公司,联想集团的电脑大家都在用,联想也有手机,去年联想的PC已经超越了戴尔,成了世界第一位。 [2014-03-10 13:16]

[海滨]人家就问,为什么看不到中科院手机系统等等。 [2014-03-10 13:16]

[白春礼]也有。其实有很多很多,比如说在农业方面,比如有关于盐碱地的改造、大气灰霾的治理,水污染的治理,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对动物、植物的研究。 [2014-03-10 13:15]

[海滨]真的想问一下,咱们中科院上有阳春白雪,下有下里巴人,真正体现在百姓生活当中的应用研究会有吗? [2014-03-10 13:15]

[白春礼]我听说过,但是没抢过。 [2014-03-10 13:15]

[海滨]发红包发吗? [2014-03-10 13:15]

[白春礼]没有。 [2014-03-10 13:15]

[海滨]支付宝用吗? [2014-03-10 13:15]

[白春礼]淘宝看过,没买过东西。 [2014-03-10 13:15]

[海滨]淘宝用吗? [2014-03-10 13:15]

[白春礼]微博没上过,微信用过。 [2014-03-10 13:14]

[海滨]有人马上问了,说现在是不是老百姓所有在用的东西院长都用?我这一块帮您问,您用微信,那微博也用吗? [2014-03-10 13:14]

[白春礼]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我工作的特殊性,如果说把生活的微信联系和工作的联系能分开的话,可能更好一点,但是由于我工作的特殊性,我很难把我的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完全分开,因为两个圈子都在一起的话,你要不看微信又怕耽误了重要事情,可你要看的话,有时候信息量太大了,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2014-03-10 13:14]

[海滨]但是您刚才告诉我说您不喜欢微信,因为微信已经频频打扰您的生活了。 [2014-03-10 13:14]

[白春礼]其实我是喜欢的。 [2014-03-10 13:14]

[海滨]很有意思,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太喜欢,尤其是中青年人不太喜欢被科技改变了生活,其中包括您刚才描述的微信这么一个状态。您喜欢科技改变了生活吗? [2014-03-10 13:13]

[白春礼]会,我开微信了,两年以前就开微信了。当时别人跟我说,你不开就OUT了,我就开了微信,但开了一年多,最近又把它停了。主要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信息,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顾不过来,如果不看的话,就会耽误重要事情。 [2014-03-10 13:13]

[海滨]会用手机上微信吗? [2014-03-10 13:12]

[白春礼]这个倒没有。其实现在在手机上可以存一些短的东西。 [2014-03-10 13:12]

[海滨]您真的会比如说随时携带一个iPad类似的物品去写写东西吗? [2014-03-10 13:12]

[白春礼]其实如果我写文章,写一个长的东西我还是用电脑打,因为这样修改起来很方便。如果是写一个短的东西,那我还是手写,因为短东西上电脑还要存盘,很不方便。 [2014-03-10 13:11]

[海滨]接下来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问您喜欢用手写字还是电脑打字。我猜这个人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作为一个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应该是科技前沿的人物,但是作为这么一个年龄的一辈人似乎又是喜欢传统的人,所以他会问您这么一个问题。 [2014-03-10 13:11]

[白春礼]您好。 [2014-03-10 13:10]

[海滨]白院长好。 [2014-03-10 13:10]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进入互联网时代,很多老百姓习惯通过网络,尤其是微博、微信来表达心声,接下来要请出我们的新媒体观察员海滨,在直播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关注网络上,微博、微信上最有代表性的百姓声音,来听听老百姓是怎么说的,有请海滨带来:快问快答。 [2014-03-10 13:10]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子都能够走进国科大,早一天成为咱们科学技术的佼佼者,甚至能够从中产生未来的科学技术的领军人物。 [2014-03-10 13:09]

[白春礼]如果说他对科技有兴趣,如果说有崇高的科技理想,有攀登科学高峰的人生追求,同时还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够报考国科大。我们有非常优秀的师资,像华罗庚、钱学森都是科学院的大师,我们在中科院有非常优秀的科技大师来作为他们的导师。 [2014-03-10 13:09]

[主持人]所以大家会有很多期待。现在算一下时间,可能还有不到三个月就是高考了,您作为校长,对于那些想报考咱们国科大的本科生有哪些期待?或者说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合格的国科大的学生? [2014-03-10 13:09]

[白春礼]那当然。我们一直鼓励院士要上课堂、上讲堂。在科学院系统工作的每个人都是导师,我们希望他们在本科生的培养当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给本科生当老师,给本科生授课。 [2014-03-10 13:08]

[主持人]大家很感兴趣,真的会有院士担任指导老师吗?给学生开小灶,这是真的吗? [2014-03-10 13:08]

[白春礼]主要还是有个生源的问题,因为每年研究生的招生各个地方的竞争都很激烈,我们现在希望从本科生开始就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而且我们跟其他的学校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实行学业导师制,本科生一入学以后,我们就开始给他分配导师。包括将近400多名院士、国家技术基金的获得者、千人计划的入选者,他们形成这么一个导师队伍,学生入学之后就可以选择导师。我们认识到,应用人才的培养,学术的传承和个性化的培养是极端重要的,也是因为国科大有这么个特殊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我们实行的学业导师制都会向学生做出这么一个承诺:尽量摒弃传统的生产线式的模式化的教学培养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除参加正常的课程学习之外,还能接受学业导师的指导,融入领导的团队当中,也和导师、学姐、师兄一起接受学习方法、科研实践、学生道德、兴趣培养、心理健康等全方位的熏陶,能得到导师的关心、关爱、指导和前辈的帮助。 [2014-03-10 13:08]

[主持人]充分利用咱们的优质资源。但刚才我们也听到,录音当中,丁仲礼副院长也提到说,现在研究生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您能不能回应一下,这是生源的问题,还是咱们培养上的问题呢? [2014-03-10 13:08]

[白春礼]大家提起科学院,都以为科学院就是一个科研机构。毫无疑问,科学院是国家最高的科研机构,也是一个全国的高技术创新中心,但是科学院对教育尤其是包括对研究生的教育起步也很早。在1951年,科学院就招收了95名研究生。从51年到66年,我们科学院一共81个研究所都从事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关于本科生教育,科学院在1958年创立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就开始招收本科生,但是国科大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原来一直招收的都是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培养了十多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和硕士基本各占一半,所以我们国科大本身一直是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但今年我们开始招收本科生,目的就是希望从本科生开始就加强科教的融合,使学生一入学就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科学院很好的师资条件,很好的科研队伍,很好的科研设备,很好的科研课题,能够从本硕或者从本硕连读这个角度上,从拔尖人才培养角度上,从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的角度上,能够培养一批拔尖的优秀人才。 [2014-03-10 13:07]

[主持人]听了刚才的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提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可能大家更加熟悉是它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刚才录音中也提到,为什么今年要开始招收本科生呢?您先给我们解释一下。 [2014-03-10 13:06]

[丁仲礼]导师制就是说,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希望是从两条线来培养,一条线的培养就是希望通过课堂的教学来使他获得知识,在这一方面的培养,当然也是一个能力训练这方面的培养。第二个,我们希望他接受他的导师所在的团队给他的一些帮助之外,希望他从学术传承和学术熏陶这个角度来培养。 [2014-03-10 13:06]

[记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也承诺,要尽量摒弃传统的生产线式模板化的教学培养方式。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多位学术精英组成了一支最高科研学术水平的学业导师队伍,供报考国科大的考生进行了解和预选。 [2014-03-10 13:06]

[丁仲礼]科学院每年有大量的研究生,但是我们研究生这些年,应该说好多所长们跟我们反映,就是说研究生人员的质量是有下降的,这个我们不可否认。科学院还是感到一个很大的挑战,其中我们以前经常用的一句话是,领军人才的不足,战备科学家不足。有一个分析我们认为,领军人才的培养还是应该把培养的年龄往前移,这就是我们招本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2014-03-10 13:05]

[记者]2014年高考已经进入100天倒计时,在今年,高考生们将会多一条“最高学府”的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第一次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其中,在北京、江苏、陕西、四川通过“综合评价”选拔方式提前录取100名,在浙江、山东、辽宁、河南、湖南、云南通过“统考”录取200名。长期以来,国科大主要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从来没在高考招生名单中出现过。为何中国科学院今年要培养本科生?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透露了原因。 [2014-03-10 13:04]

[主持人]正在直播的2014两会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今天“改革考卷”的第一道题是“案例题”,但是这道考题也跟考试有关,而且不是一般考试,还是大考。我们来听一下。 [2014-03-10 13:03]

[主持人]同时,也欢迎听众和网友,一起来听听白院长如何应答这份全面深化改革的考卷,大家可以关注中国之声在腾讯和新浪的实名微博,或者输入关键词#做客中央台#加您的问题发微博,这样白院长就可以通过我们直播间的微博大屏幕直接看到您的问题。大家还可以用手机登录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直播间参与交流互动。我们的访谈还将在央广网以及百度新闻上进行音视频直播,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可以使用QQ浏览器登陆央广网,关注两会的新闻。大家可以一块来听一听白院长会如何来应答这样一份全民深化改革的考卷。 [2014-03-10 13:03]

[主持人]这两天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都知道,今年的“做客中央台”我们用非常特殊的形式来进行访谈,那就是给每位嘉宾准备了一份有声版的“改革考卷”。今天对白院长的访谈也不例外。 [2014-03-10 13:03]

[白春礼]大家好,我是白春礼,很高兴做客中央台。 [2014-03-10 13:02]

[主持人]通过我们的电波也给听众、给网上的朋友们打一个招呼吧。 [2014-03-10 13:02]

[白春礼]您好! [2014-03-10 13:02]

[主持人]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嘉宾,来自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机构,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白院长,欢迎您! [2014-03-10 13:02]

[片花]40年前,他是塞外戈壁滩油灯下苦读的建设兵团战士;40年后,他是国际科研舞台成就斐然的院士科学家。从战士到院士,他书写了非同寻常的励志人生——21岁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32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纳米科技实验室;43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5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第六任院长。从叱咤前沿的科学家,到“科技国家队”的领军人,他把数万名科研人才比作“树木”,而自己是躬身服务的“护林员”。优化科研环境、加大基础研究,促进成果转化……他和同事,将用科技创新,为中国梦提供最核心、最澎湃的原动力。有请今日做客嘉宾: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 [2014-03-10 13:02]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中午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我是主持人胡凡,今天来做客的是哪位嘉宾?我们首先通过一段片花,来了解一下。 [2014-03-10 13:01]

[简介]白春礼,男,满族,1953年9月生,辽宁岫岩人,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新一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1996年任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04年任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共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1日,白春礼正式就任TWAS院长。这是TWAS成立近30年来,首次由中国籍科学家担纲其院长一职。 [2014-03-09 16:42]

[央广网]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将从哪里破题?中国科技如何实现质的飞跃?3月10号下午13:00—14:00,中央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专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届时央广网将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14-03-09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