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4年全国两会 > 对话决策者 > 政务直通谈促进就业 > 直播摘要

两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做客中央台谈就业

2014-03-04 22:06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 4日21点-22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做客中央台《政务直通》两会特别节目,畅谈新形势下,如何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怎样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政务直通》两会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方亮。两会期间,每晚的9点到10点,《政务直通》将和您一起直面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今晚我们要谈的是就业,给大家介绍做客直播间的两位嘉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唐利民先生,欢迎您唐主任!

  唐利民:谢谢。

  主持人:也可以跟我们的听众朋友打个招呼。

  唐利民: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主持人:感谢您来到我们的直播现场。

  主持人:同时要给您介绍的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 李再勇先生,欢迎您李书记,欢迎您,李书记!

  李再勇:你好,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中国之声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的光临,此刻,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也正在并机直播。而在直播过程中,听众朋友可以登陆中国之声在新浪或者腾讯的实名微博,找到本期节目的内容预告贴,跟贴提问或者发表观点,和我们保持互动。自从我们下午贴出这个节目的预告,我看到很多的朋友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看的出来大家都很期待,现在有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请我们两位嘉宾一块来看看,比如说有朋友问到:唐主任,说您是四川发改委的主任,一提发改委大家好像第一印象往往是比方说重大项目,宏观调控可能在国家的层面上往往还会有资源品价格的调节,但是谈就业大家往往会想那可能是劳动部门该管的事,他和发改委之间有联系吗?

  唐利民:发展改革委是一个综合经济部门,在每一个五年计划里面除了制定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比如GDP每一年增幅达到多少,能创造的就业岗位以及物价的总体水平,还有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有一个经济的增长和促进就业的关系,这是密切联系的。我们除了五年计划的制定,各项专项规划里面就涉及到了促进就业的部分,这五年从整个规划里面有需要解决的就业人数,就业要分布到哪些行业?每一年解决多少人就业,一产业多少,二产业多少,三产业多少,每一年的结构的变化怎么样。这些都涉及到我们。

  主持人:大家也能够感觉得出来,就业要想解决这里面系统性的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同时也看到不少朋友对六盘水很感兴趣,有人说那儿山多,有人说那水多,还有人说不对,其实最多的是煤,说六盘水是资源型城市,是“江南煤都”,这样的描述准确吗?李书记要不您给我简要介绍介绍六盘水?

  李再勇:六盘水地处贵州西部,它在乌蒙山的腹地,同时来讲六盘水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和生态屏障。六盘水是一座因煤而形成的一个现代工业城市,六盘水当时来讲是按照国家建设一个煤炭生产基地,就是通过盘县特区、六枝特区和水城特区三个大型煤矿,为攀枝花供煤。六盘水是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地方最后形成了一座新兴的城市,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人口320万,煤炭储量非常丰富,有884亿吨,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十大煤田之一,所以煤的质量高,品种多和煤质优,所以六盘水煤多这个一点没有错。六盘水的降雨量每年大概在1300-1500毫米,所以它的降雨量比较丰富。六盘水还有一个特定就是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六盘水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常年的平均气温只有13-15摄氏度,所以也叫“中国凉都”。

  主持人:这个凉是清凉的凉。既然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又被称为煤都,是不是也和煤炭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好像煤价不是很给力,不知道是不是也给六盘水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呢?

  李再勇:六盘水是以煤炭生产为主体的一座资源型城市,以前它主要的就业就是靠煤炭的生产和加工,这块直接就业人数大概在20多万,间接拉动就业人数在40万左右,现在我们每天在地下挖煤的工人有十多万将近20万。随着煤炭价格的上下波动,它就会给我们的就业带来相应的增减。最近两年,随着煤炭价格的下滑,我们在煤炭行业的失业人口相应就增多,这也跟我们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单一有很大关系。

  主持人: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六盘水遇到的情况,唐主任,四川是不是也有?您怎么看这样的问题?

  唐利民: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四川省来讲,在某些城市也是存在的,比如说我们在四川的宜宾、泸州,这些都是产煤的大市,比重占的比较高一些。随着煤炭的销售市场的疲软,有一部分煤矿的生存就比较困难,比如说四川,去年我们就关掉了440多家小煤矿,进行整合,我们反而把这次生产下滑、市场疲软作为调整结构、整合煤炭企业的好的机会。我们把它视为机会在做,去年做的非常好,今年还要关停数百家,把它整合起来。

  主持人:所以这里面带来的就业方面的压力在您看来其实是调结构过程当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镇痛。

  唐利民:同时,我们组织专业培训分布在各个行业,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比如,去年我们为全省创造了新的岗位93.5万个,是历年来最高的,2009年为全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是72万个。我们的GDP每增长一个点新增就业五万人,到去年GDP每增长一个点可以解决创造新的就业岗位93500万人。我们的经济一边发展一边转型,为全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更多了,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缓解就业的方式。这数据后面蕴藏了很多东西,自身的条件、发展的质量、发展的速度和物价的平衡等等,中国政府实施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已经开始见到好的成效了。

  主持人:换句话说,我们解决就业的某种思路其实也在发生着转变,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已经在就业上显而易见。欢迎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政务直通》两会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方亮。今晚,我们请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唐利民以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和我们一起关注就业的话题。

  我们刚刚谈到了六盘水,在资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就业压力。前方记者传来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六盘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达到了2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2%以内,2013年更是降到了3.9%,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的。请教一下李书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都做了哪些工作,特点在哪里?

  李再勇:由于六盘水是以煤炭产业为主体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这给我们广大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就业上的压力。这几年,我们采取对产业实施转型升级和加快一产和三产的发展,与二产的发展相联动。一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来形成很多大的就业平台,包括我们的农业园区,包括我们实施的“三个一百万”特色产业和“5个50万”特色产业,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发展,在农村形成了很大的就业空间;二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包括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三是抓好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主持人:不光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李再勇:四是转变就业者的观念。现在很多就业者,有很多就业岗位,但大家都不愿意去做,想做的又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就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如从事家政服务、社区服务、文化服务等,把观念转变过来以后,就业的空间就更大,平台就更多;五是抓就业政策的配套支撑。我们现在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叫“三乘十五”,按照这个政策,对每一个创业小微企业的个体,我们都给予“三个十五万”的支持。我们现在抓的“五个一百”这样的建设平台,包括商业综合体,旅游园区,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以及我们现在打造的美丽乡村,通过这样一些政策的配套,增加就业岗位。所以,这几年我们扶持创业的人达到了1.8千万人,18700多人来实施创业,一个创业者带动几个就业者,这样就把整个就业平台拓宽了。所以,这几年六盘水在创业这个问题和就业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平台。我们的失业率不但是控制在国家的4.2%以内,还降到了4%以下。

  主持人:您提到了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创业者的自身问题,还能促进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但是,创业这条路好不好走、怎么才能走的更顺畅?我们前方记者在采访当中接触到了一位六盘水的农民企业家,他叫李文峰,初中毕业之后没满14岁就远赴云南打工,下过矿井、当过工人,经过十五年的打拼,从一名打工者成为了返乡企业家,现在正在带着乡亲们一块种核桃,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李文峰先生。

  李文峰:你好。

  主持人:感谢您电话连线中国之声参与我们的《政务直通》。我听说您14岁就出门打工了,光想想就知道不容易,但是前方记者跟我说您2007年就在云南从打工者,做到了公司总经理了,发展这么好为什么会选择要回六盘水呢?

  李文峰:因为我对故乡挺留恋的,家乡很穷,我要带动家乡的人民。

  主持人:一方面对家乡有感情,另一方面又希望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种核桃呢?

  李文峰:因为想让我们的乡变成核桃之乡。

  主持人:您现在核桃产业的规模有多大,投资额有多少?

  李文峰:到2013年总投资是6千多万。

  主持人: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投了6千多万了。它具体是怎么运作?

  李文峰:和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分成,实行返租土地的,返租土地的是400斤粮食一亩,每年按当地的价格来计算。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租农民的土地发动大家一起来种核桃。租金是按照每年当地400斤粮食的市价来给农民现金的补贴?

  李文峰:对。

  主持人:四六分账中,谁拿四,谁拿六?

  李文峰:我们公司提供苗,技术、肥料、管理人员,他们提供土地,农民占60%,我们公司占40%,由我们公司回收核桃。

  主持人:我们今天晚上既然主要谈的是就业,我特别想问问您的项目目前大概覆盖了多少人口,能够直接带动多少就业?

  李文峰:在我们乡带动了是6个行政村,在我们公司上班的有140多人。

  主持人:他们的收入水平怎么样?

  李文峰:技术性员工的是3100,普通元员工是2200。

  主持人:这个工资给的是很明确的。横向比较一下,如果大家伙不跟着您一块干,大家的主要生计在可能会是什么呢?

  李文峰:在我们家乡,外出打工要到很远的地方,如果去挖煤矿,虽然工资比我们要高一点,但是安全威胁大,所以有好些农民不喜欢去煤矿。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一是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不用出门打工了,另外,相对煤矿生产来说,这里的安全系数要高的多,是吧?

  李文峰:对。

  主持人:李先生您看,今天六盘水的李书记也在咱们中国之声的直播间,我特别想问问您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困难呢?

  李文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们乡变为核桃之乡,我想搞一个深加工核桃产业的系统。

  主持人:这个深加工系统您现在已经投入6千万了,还需要大概投入多少?

  李文峰:我们公司的计划是在2015年要完成6万多亩,才能达到搞深加工系统。在资金方面,如果要搞深加工系统,投资额基本要在3.7个亿左右,对公司而言还是挺困难的。

  主持人:就是说要差不多将近4个亿的投入才有可能撬动核桃深加工的项目,如果这个规划能够实现的话,您预计这个深加工项目能带动多少乡亲就业?

  李文峰:就将近一千左右的工人可以在这个厂上班。

  主持人:您刚刚说到了资金缺口比较大,有没有想过银行贷款或者其他的辅助形式来解决困难呢?

  李文峰:我们当地也有银行贷款这个项目,但是因为我们财政收入比较困难,政府也给我商量过,扶持我们两千万,我说暂时两千万还解决不了问题。

  主持人:李书记,您听了这位农民企业家的故事,特别最后很现实地说我还想做大,我还想带着乡亲们一块解决更多人就业的困难,但是钱是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再勇:他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刚才我前面提到了“3155工程”,就是3个一百万和五个50万特殊农业发展工程,其中一百万就包括一百万亩猕猴桃工程,5个50万中有一个是核桃工程。作为盘县的一个乡,这个地方适合一种我们本地和引进的核桃,这种核桃质量很好。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做一些粗加工产业。六盘水海拔比较高,光照、温度、水适合特色农产业的发展,发展过程要形成规模,要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规模,不能小打小闹,有一定的规模以后才能够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有种植面积和深加工的问题,这是党委政府必须要帮助老百姓解决的。我也想告诉我们这个企业的负责人,从今年开始,六盘水市和我们五个区县每年会拿出五千万资金,共2亿5千万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对他们的贷款给予提携,并通过基金的方式帮助它们上市,在股市上进行大规模的融资来推动农业产业平台的发展。所以,只要他们能够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政府会全力以赴给予支持。

  主持人:李先生您听到了吗?咱们书记的回答。

  李文峰:听到。

  主持人: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核桃概念的上市公司,我很期待六盘水能出第一家公司,祝您的公司和乡亲们能早日致富。回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来。刚刚说到的这么一个例子,结合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方面是大家伙要转变就业过程的一些观念。但是很多朋友说这很难,这需要时间,这是一个长线。另外一方面,我们听到很多一线的创业者说我们特别需要资金的辅助。我想请教唐主任,这里面长线和短线,在解决就业的难题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良性地互动起来,发挥起好的作用?

  唐利民:根据每一个地区的规划,每一年有重点投向发展的产业、扶持的企业。比如四川省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方面,更侧重于鼓励新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来领办小微企业,我们就要给它创造条件,给予一些资金的扶持,这是一件要做且已经见到效果的;第二,就业者的观念要转变,在教育方面,尤其大学和职业学院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现在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相对困难,我认为是他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市场需求不太吻合的原因,希望从事的工作和专业不太对口,我们政府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进行再培训来实现新的就业;第三,通过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劳动力就是最大的资源,怎么通过配置市场需求来解决大学生、职业学院学生就业,让他们能从事社会需要的工作,这就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配置资源;第四,政府始终在关注再就业。我觉得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就能为整个社会解决好就业的问题。

  主持人:刚刚唐主任说的时候,我注意到李书记是频频的点头。就业是民生之本,每年两会都是热议的话题,这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宗庆后先生就建议要积极推进产业下乡,2.6亿农民工都回家乡就业,实现就近转移。我们也知道农民工是就业领域的重点关注人群,还有一个人群就是高校毕业生。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预计是727万人,恐怕要再次迎来最难就业年,书记您怎么看这两大人群的就业问题。

  李再勇:从就业人群来讲,简单的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知识的就业人群,包括大学生、中专生;另一类就是知识程度比较低的就业人群,包括农民工的转移。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也好、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好,最核心的问题是操作技术能力,有文凭和有能力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把职业技术培训和市场、生产相结合。最近这两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三年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政府支持战略,五省支持专业技术培训,同时把职业技术学校修到了工业园区,跟企业联办在一起,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通过一到两年给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主持人:出了校门就马上能进工厂。

  李再勇:进了校门只要你学得好这门技术,你就能就业,这个效果非常好。另外,像贵州六盘水这种区域发展,政府就要全力以赴推动形成产业。在产业形成的过程中,让一部分以前出去打工的、学到一定技术的工人回来牵头创业和领办发展企业。最近三年,六盘水外出打工回来创业和就业的达到了2万多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的苗圃基地、花卉基地,都是在外打工的技术工人形成了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栽培经验以后回来办厂,一办很容易成功。我想今后在这方面多渠道培植就业岗位,通过多渠道培养就业人才,转变观念,特别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操作能力。

  主持人:我们来看看微博互动平台:一定要首先解决农民工所在城市医疗保障的问题;创业的决心形成起步不容易,政府要多出台一些有利于创业后期保障的的政策,那就好了;能不能关注关注残疾人就业问题,如今2014年了,残疾人还是一直很难找到工作,无法得到生活上的帮助,五险一金经常落实不了,享受国家每月的生活补贴还要是低保户才可以,这就出问题了,不公平,父母难道能照顾一辈子吗;建议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投入。还有网友说,加速引导大学生往二三线城市建设,加大力度留住高材生不外流,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利益。

  主持人:就业这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就提出,要在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做好就业的工作,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观点。

  俞金尧:各位中国之声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本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俞金尧我本人提案是关于城镇化的。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镇化,是人到城镇以后不是居住,首先是工作。怎么样使农村人口在城市不仅要安居,而且还要乐业,而这个“业”怎么样跟全球经济世界市场能够挂起钩来,才能够使更多的人会聚到小城镇有事可做,而不是简单地把居住环境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主持人:这谈到了城镇化和就业的问题了,请教唐主任,您怎么看余主任这个提案,城镇化和促进就业之间怎么样才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唐利民:关于城镇化,中央已经在去年开了会,各个省都在积极行动,按照中央的要求。新型的城镇化首先要防止摊大饼,个个都在建大城市、特大城市,这是最忌讳的,我们应该坚持一种既科学又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因为他们城镇化的路走的比我们长,同时要紧紧和国情相结合。比如四川有一个特大城市成都,以成都为一个核心,在周边建立若干几十个中心城市,又围绕每一个中心城市建若干个中小城镇、城市,像欧洲的国家,那些小城市很漂亮,都是几万人、十来万人,很舒适,人与自然的生态都特别美。我们在这个时候搞城镇化,首先就是要先学习人家先进的理念,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要防止摊大饼。同时,下城市搞一些乡镇,让农业人口能找到适合他的工作,成为非农业人口。当然,随着整个的转型发展,受教育程度高的孩子到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从事技能、质量比较高的岗位。但是,更多的城镇化要就近就地解决,因为人数太多,不适合都涌到一个大城市,这样对公共服务、交通都带来拥堵。第二个,有了工作以后,就要留得到下来,要有房屋住下来。第三,要有尊严,就是这个社会里他的待遇和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公正。

  主持人:真正主人翁的感觉。

  唐利民:对,他感觉他融入了这个城市,很骄傲真正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员,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要办好三件事。关于住房问题,四川省在廉租房、公租房上面切30%给进城的农民工。第二就是社会保障,让他们能够很光荣的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第三是孩子上学,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孩子从小就在这个城市里受到良好的教育,谢谢。

  主持人:这实际上谈到了我们怎么样持久良好发展的过程,结合六盘水在促进就业方面,特别是结合城镇化过程当中的实践,是不是也请李书记给我们介绍介绍,咱们的实践效果怎么样?

  李再勇:刚才俞委员说到的城镇化,实际上讲到了一个核心,一个就是城镇化首先是一种新型的城镇化的概念,第二个就是你这个城镇化的发展既要解决安居的问题,更要解决就业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六盘水这几年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非常关注,并且注意到,实际上城镇化一头民族工业化,一头民族农业现代化,那么实际上它是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这四化同步的过程当中,它是个相融发展的过程,那么,我们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你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根在什么地方,它的基础在什么地方,这点在抓的时候一个是我们注意了城乡统筹,第二个注意了产城互动,就是城要进好,产业要发展好,要用产业来支撑城市的发展,用城市发展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用来支撑我们的二产回一产的发展。再一个就是宜居、宜业、宜游,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对于旅游发展来讲,它是今后我们这种现代服务业消费很重要的一个平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六盘水把城市定位为按国际标准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实际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从今天开始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建设这样一座城市,通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的努力,今后跟国际接轨,俞委员说到这样一个关系,实际上它就是要使这座城市能够形成一个大的经济发展圈,在这个经济发展圈里边为我们更多的人既提供安居的良好环境,又提供就业的良好环境,这样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另外这几年我们的城市发展速度应该说还是非常快,每年大概我们的城镇化是按照2-3个百分点在增长,所以说我们下一年的水城钟山和红桥同城化的发展和我们盘县的西大门,六枝精品城市的发展,我们的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是会随着我们产业发展的加快而更快。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从一线的实践推动角度来讲您觉得最大的困难在哪?

  李再勇:一个就是人的城镇化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以后,首先是一种观念和技术,它适应不了城镇这种新的发展规律的变化,这个有一个转变的过程。第二个就是在大规模城镇化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说了一个城镇的发展要做到五十年、一百年不落后,但是它一次性的投资很大,所以资金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耕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矛盾的问题。第四个还是我前面说的培育新的产业的问题,如果我们说城镇化把这几个方面能够处理的好,再加上我们的政府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和卫生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城镇化的发展就会减少很多阻力。

  主持人:时间关系,其实我们的节目慢慢就要进入尾声了,感谢两位嘉宾和我们谈了这么多关于就业的话题,但是就节目而言其实您二位不仅仅是关注就业的政府官员,同样是来自四川和贵州的代表,如果结合这点的话,最后这点时间是不是也请两位再和我们的听众做一点推荐,唐主任您先来。

  唐利民:谢谢听众朋友们,今天通过我们中国之声的直播间转达我向你们的美好的祝福,四川将在下一步一个是就业的问题,城镇化的问题,今天主要谈了这两个话题,我们将下来做深度研究,从实际出发把这些工作在我们西部,在有些点上做的更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唐主任,李书记。

  李再勇:非常感谢主持人今天跟我们这样一种交流,并且通过这种交流能够让我们广大的听众能够了解我们作为六盘水它在城镇发展、城镇就业和社会发展这样一个进程,那么作为六盘水来讲它是贵州的最高峰,我们的平均海拔大概在1800米左右,最高海拔是2900多米,是贵州的最高峰,所以我们既是贵州的屋脊又是中国的粮都,那么我们的下一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来讲我们的生态发展,旅游资源的发展,包括冬天的滑雪的发展等等这方面来讲都是我们很大的优势。我也要求广大听众朋友走进六盘水去感受六盘水,作为六盘水来讲会跟大家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谢谢大家。

  主持人:要再次感受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先生和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先生来到我们《政务直通》两会特别节目,与听众朋友沟通就业的话题,更感谢大家的收听和参与,明晚《政务直通》将会关注医改的话题。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姜萍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