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图解数据

2016年2月,中国之声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了两会热点调查,采用线上执行的形式共访问了921名18岁以上的当地居民。

直播妙语录
节目音频:

骆新

不要老习惯于用猛药,猛药治得了你现在的病,但是对你的未来这几方面不起什么太大作用。

一个是尽量不要做无奈的选择,一个是城市的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最好能够有足够的前瞻性思维。

长盛

王牧笛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方向还是盘活存量,分享或者共享,特别是在诚信社会基础上,能够让更多的私家车把存量利用起来。

马上要到结束的时候,又要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来表达观点了,说一下对城市如何不添堵的想法。

苏扬

骆新

我完全同意长盛的说法。新能源车本身不解决拥堵的问题,有可能会解决所谓的空气清洁的问题。咱们抛开新能源,我只举一个例子,公交车。我们希望公交车既要舒适,又要廉价,还要准点,请问哪个是最关键的技术。北京上海都采取各种方式买豪华车、空调车,各种各样的优惠,但往往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公交最核心的内容是要准点。但是我们往往忽略这个舍本而逐末。

我同意让所有的车现在都变成新能源,觉得它也是一个趋势,但是我觉得它不能解决我们现在的城市拥堵,甚至某种程度上觉得北京诞生的新能源其实在摇号上是有巨大的宽松的。在某种程度上伴随着新能源越来越变成一种趋势,对于拥堵非但没有正向解决,而是负面推动,上海也一样,上海新能源是不受到拍卖的限制。

长盛

王牧笛

王牧笛:我个人提出一个命题,新能源车真的环保?还有,新能源车充电桩的问题,技术的考量、配套、是否真正环保都存疑。

牧笛,你觉得新能源车是不是一个方向?

苏扬

王牧笛

我是滴滴忠实的用户。传统意义上马路上空载的车找不着人,人想打车找不着车,滴滴是通过技术手段或者平台思维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了,它的意义在于提高了效率,在经济学意义上,提高了效率就是创造了价值。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永远都走在监管的前面,创新其实提出的是新问题,监管其实要迎合这些新问题采用新的办法,还是一种好的良性互动。

“限”是一种行政手段,我们还是呼吁要相信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力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最早出租车打车难,很多城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了一些行政通知,要求不允许什么时间交接班,认为交接班影响群众打车,但是后来其实本质的问题还是信息不对称,有了滴滴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不需要采取更多的行政干预了。滴滴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很多时候也是为年轻人着想,年轻人在北上广已经很不容易了,买房现在很困难,我觉得出行也没必要过多的干预。

王欣

苏扬

现存的没有充分开发的车,滴滴有没有能力让它活起来呢?

我们经常认为公交车和地铁的共享是没有成本的,它好像是一个公共品,所以我们需要去共享,当然肯定是有成本的,一方面是政府拿纳税人财政投去修的,我们经常会把其他的一些共享认为商业的就不好,甚至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连地铁跟公交车都不能完全算纯粹的共享,因为真正的公共用品是我用了不影响别人用,但是公交车很典型,我用了挤满你就上不去了,什么样的方式来调整挤满了你就上不去,那就是适当提高一些价格。

骆新

长盛

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说比如房价高了,空气不好了,这边限购,那边限行,这边再单双号,这个方法相对来说简单,一定有效。但是不应该变成第一步,我觉得太简单了。上午发布会提到共享,里面提到支持公益性质的共享,而对那些商业行为的呢,我觉得共享经济最终如果不通过市场的方式去解决,用公益方式去解决城市病,我觉得这个逻辑根本打不破,难度非常大。

我认为只要能用钱解决,或者说市场能够解决的,都不是太大的问题。收取拥堵费我举双手赞成。拥堵费是纯市场的办法,你要想用私家车,想比别人用公共交通享受更多的便利、更多的舒适,那你就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这个在发达国家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拥堵费不用人工收取,基本上车到了中心城区拥堵的地段,自动电子扫描就收取费用了。总之,适当的加大民营资本投入停车场建设运营,在中心城区收拥堵费,同时提高停车费用,市场解决比行政手段解决要好得多。

王牧笛

苏扬

说一说你对拥堵费的看法。

我们近期的方式一是限制拥有,一是限制使用。限制拥有比如北京的摇号,限制使用比如增加拥堵费,增高停车费用。咱们得承认这个信息的方式是管用,但这个叫治急但是不治长。再看中期,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城市相对能够好,一定是提供公交了,以前我们把公交看成是地铁、公交车,但其实我们还忽略了滴滴,把更多有效资源利用。第三当然是远期,现在大伙都不愿意干的事是重新改变城市规划,把摊大饼变成组团式,把市中心、市政府挪到什么地方去其实还是摊。还有两个小问题,就是交通拥堵,另外一个是设施管理不善。比如违章的人太多,变相导致城市交通路的使用效率不够。小规划也有关系,比如停车位太少。

骆新

苏扬

限购、限行、限号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过半数的受访者支持在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城市实施单双号限行,对此怎么看?

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的管理构成了现在拥堵或病症。在房价和堵车方面我广州甘拜下风,跟上海和北京完全比不了的。我住的地方离我单位就5分钟,基本上不开车,走个天桥就到了。我发现新加坡车也多,香港车也多,为什么新加坡香港不堵车?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我提点建议:一他们拥有车的成本非常贵,新加坡在中心城区收取拥堵费,非常贵。他们用市场的方法来调解,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调解。我个人举双手赞成拥堵费,当然拥堵费的提出意味着公共交通的配套要跟得上。我去北京坐地铁感觉不舒服。挤得我毫无尊严。二是城市规划,从A点到B点可以有多个选择,北京的城市大家一想到地图就是一种摊大饼式的,这样从A点到B点似乎很少选择。

王牧笛

骆新

我可以给长盛提供一个数据支撑,目前全世界按通行时间、上班通行时间算,美国通行时间比较高的在纽约,34.6分钟,北京的通行时间平均一个半小时,单程平均40多分钟,上海单程是35分钟,你就可以看出来哪个城市更堵了。

如果能出这招,这个节目能获今年任何一个大奖。现在其实看得越来越清晰了,因为整个的城市管理的水平,如何做出增量来,实在不行把路拓宽等等,现在存量效率太低,城市中间加大了各个大院和各个单位的占地面积,所以无论如何都是走起来会非常困难。

长盛

苏扬

很多网友发来互动总结添堵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车多,第二位是道路规划,第三位是驾驶习惯。三地观察员点,你们认为到底是什么在添堵?怎么样能够解决添堵的问题?

最主要问题还是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发展,这个是城市病。北京市私家车的保有量达到550万辆,私家车每天的使用率不到7%,非常低。如果说能够把这些车辆使用率提高,或者说吸引一部分人都变成滴滴,转一起共乘,甚至共享,路上现在利用率7%,能够提到10%,那么路上会减少几十万辆,甚至上百万辆的车,这样的话,最后的结果其实是道路更加顺畅,出行更加方便。从这种角度来看,其实终极目标是要解决拥堵,只不过我相信城市发展也好,城市规划也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王欣

苏扬

央广新闻客户端的网友“开奇瑞开QQ”说“在北京城拥堵的罪魁祸首就是快车跟专车。有事没事都在外面转悠,以前可以坐地铁,坐公交的路程,现在都叫车,能不堵吗?”王欣对此怎么回应?

我们委托零点有数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公众进行了民意调查。让北上广三地的受访者对当前居住城市的宜居程度打了个分。10分制,平均得分才6.59分。而且悲催的是,北京又垫底了,只有6.31分。我们发现,受访者最迫切希望改善的,是交通状况,占到42。3%,其次是环境绿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等等。北京人对交通状况尤其不满,选择交通最需要提升的,比广州和上海高出十几个百分点。46.0%的受访者认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选择“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和“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技术水平”的受访者也分别达到37.4%和31.3%,而支持“限行”和“限购”的受访者比例则分别只有16.3%和12.2%。近9成的人认为“空气重污染时“应该实施更严格的车辆限行举措,比例最高。对于前段时间被广泛讨论的长期单双号限行措施,北上广三地公众的支持度也达到了58%。北京受访者的支持率甚至超过6成。可只有7.6%的公众表示有意愿购买或已购买新能源车。大伙的顾虑主要有三点:担忧续航里程、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成熟和充电桩太少。

新鲜主播

长盛

大城市病很多城市基本都得过,而且和过去症状重复的一模一样。我们在十年以前还曾经想过,既然大家都得过这个病,中国一些大城市可能可以避免,现在看没几个能幸免。这个靠经验解决不了,只能是体验主义。我现在有车我也基本上不怎么开了,堵车恐怕不仅是对技巧的考验,同时也考验人性。

收入不高,房价增长,关于出行,本来买辆车,却发现路上根本就开不动……确实,城市病是未来整个中国城市化当中的一大问题,我们一千万人的大城市差不多有6个了,超过500万以上可能有20个,超过2、3百万的估计就更多了。人口越来越涌入城市,城市本来的空间延展就不大。前两天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一个城市的发展其实跟路堵的程度成正比”。当时被网友骂得很惨,现在想想不一定完全没有道理。

骆新

王牧笛

我先向这个王总表达一下我对滴滴深深的敬意,自从有了滴滴这个互联网专车约车,我基本就不再打出租车了,虽然路上依然堵,但我心情是畅快的。今天说说车,车肯定是堵的,而且像北上广,咱们这个节目叫《直通北上广》,其实网络直通,路不一定。网友这样开玩笑,北京叫首堵,上海叫一上路就堵,广州叫广泛的堵,深圳叫深度的堵,离北京比较近的天津叫天天堵,然后成都叫成天堵,重庆叫重复的堵,我老家哈尔滨叫哈哈哈哈太堵了。每个经济稍微发达一点的省会城市或者一线二线城市,最堵的肯定是车,当然因为堵车,也堵了我们的心情。

大家说说城市什么最添堵?

苏扬

王欣

你这个问题非常好,对于我们来讲,出行是分享经济或互联网经济的代表,对于我们来讲未来是充满机会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美国、欧洲,我们是有后发优势的,比如我们整个的规模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任何出行平台的,所以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有希望。

对于城市约车,快车专车管理,未来机会大还是挑战大?

苏扬

央广网

3月14日19:00—20:00,滴滴副总裁王欣,前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现长盛传媒创始人长盛,东方卫视首席记者、新闻评论员骆新,广东卫视《财经郎眼》制片人、主持人王牧笛,将做客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直通北上广》,今晚的话题是:城市什么最添堵?届时中国之声、央广网将进行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 版权所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