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房产
健康
公益
地方
民族
邮箱
云采编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
>
脱贫攻坚看中国
>
相关评论
反贫困要与社会建设同行
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我国举全社会之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行政资源和制度资源,决心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2016-10-13 09:46
中国“减贫观”重塑全球发展治理
中国减贫模式和路径引发南北各方高度关注,外溢效应同样显著。随着中国减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国内减贫体系的国际治理意味更趋浓厚,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正面示范效应更趋明显。
2016-10-13 09:41
精准扶贫要落实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是针对中国脱贫攻坚时期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需要,利用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采取集中资源、瞄准扶贫对象、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脱贫的一整套战略和实施安排。
2016-10-13 09:43
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第一书记”要做脱贫攻坚带头人
中国经济网网友闻人认为,向贫困发起总攻,打赢脱贫攻坚战,村级领导班子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规范村级班子建设,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农村的各项事业中来,而“第一书记”在其中应积极扮演好脱贫攻坚“带头人”的角色。”
2016-10-13 09:47
只有“精准扶贫”,才能全面脱贫
只有“精准扶贫”,才能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扶贫思想。简言之,“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同志扶贫、脱贫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突破和创新,是现阶段扶贫、脱贫的重要武器。
2016-10-11 20:04
中国行动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有力支持特约
中国行动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有力支持特约,10月2日,世界银行发布《贫困与共享繁荣》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世界极端贫困人数仍持续下降。中国的这一发展理念,在转化为中国推动减贫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案。
2016-10-10 12:07
从“黑”到“绿”的华丽转身
从“黑”到“绿”的华丽转身,人们很难想象,这座曾因污染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如今正变身为中国药都、枫叶之都,成为休闲旅游城、健康养生城和智慧山水城。”本溪市副市长黄力强对记者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本溪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6-10-10 12:05
让宏观扶贫做精准扶贫的“助推器”
让宏观扶贫做精准扶贫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巨大成就。截至2015年,我国还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不仅总规模大,而且多居住和生活在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
2016-10-10 12:05
扶贫要精准做通群众工作(声音)
扶贫要精准做通群众工作(声音),扶贫开发是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既要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切的现实问题,也要重视情感支持,给予贫困群众更多的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2012年初,甘肃省把扶贫开发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提出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2016-10-10 12:04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打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打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邢丹认为,革命老区曾孕育出革命的领导力量,沉淀着红色基因,有着优良的传统。务必要使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成为发展的铁拳头,能够直面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堡垒,做到迎难而上。
2016-10-10 12:03
2/4
GO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频道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健康
广告
地方频道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淅江
安微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深圳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