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央广网首页  |  快讯  |  文史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不以GDP论英雄 > 正文

不要有“毒”的GDP

2013-10-31 11:01  来源:证券日报我要评论 

  在国务院的推动下,北京及周边地区已经吹响了治理大气污染的集结号。彻底治理大气污染,告别有“毒”的GDP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定和勇气。

  2013年持续大规模的雾霾污染范围涉及了17个盛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接近一半的中国人都在“自强不吸,霾头苦干”。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10亿人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6亿人的生活环境二氧化硫超标;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急诊病例达680万人。

  不得不承认,当前“十面霾伏”的现状与各地区多年来不计代价的发展经济、提高GDP有密切联系。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成绩傲人。但正式因为地方考核以GDP为导向,而这决定了环保部门制定的严格的环境标准很难被不打折扣地执行;并且环保部门的机构管辖、财权事权等体制不顺,也决定了环保部门对地方政府很难起到实质的制约作用。

  以水污染为例,按照现行《水污染防治法》行政处罚最高限额也就50万元,而在实际处罚过程中往往“就低不就高”,能不罚就不罚,能少罚就少罚,刑事责任更是鲜有追究,违法成本过低,企业也就无所畏惧。

  虽说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增速低于GDP增速,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遏制。但是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仍处于粗放水平。而且,不少地方为了保持GDP高增长,仍然在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大量消耗资源、恶化生态环境。

  国务院一份通知指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缓甚至由降转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实际上,有过去伦敦、洛杉矶等发达城市走过的工业化污染前车之鉴,现在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避免再走那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降低GDP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绿色GDP理念深入人心。

  中央财政最近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蒙晋鲁六个省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这促使包括河北在内的多个地区出台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出更高、更严、更加超前的目标。对新上项目和企业,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门槛,凡是有污染、不达标、不符合低碳发展要求的,不管规模多大,都要一律拒之门外;对没有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更为有力的扶持帮助,促其尽快做大做强。

  这将逐渐化解雾霾天气这类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以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形象,换来人民满意的经济增长,让GDP告别“毒”素。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龙明洁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