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
  • 1.石家庄开创保护流浪儿童工作新模式
  • 2.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并得到发展
  • 3.“呼图壁模式”用活农村养老保险金
  • 4.四川残联“量体裁衣”为残疾人服务
  • 5.陕西石泉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
  • 6.“爱心超市” 开创身边的慈善
  • 1/6

    石家庄开创保护流浪儿童工作新模式

      编者按:孩子大概是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当他们出现在街头,不管是光鲜亮丽还是衣着褴褛,那透彻的眸子都让人内心变得柔软。流浪儿童,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后,总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河北省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做法给了我们启示,但这并不是关怀流浪儿童的终极版本,愿看到各地政府更多的中国式创新,愿孩子们不再流浪。

      流浪儿童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街头流浪乞讨儿童生活状况甚差,与大都市的繁华有着极大的反差,特别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低下,为求生存,大都染有恶习,有的违法犯罪去害别人或被人害,从而为城市带来了诸多挥之不去的尴尬。

      石家庄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与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筹建了“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教育流浪儿童的新路子。

      该中心自2002年3月22日接受首批流浪儿童入住以来,接收的流浪儿童人数累计为129人,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龄在7至16岁间。少保中心遵循“建家、进校、就业走向社会”的救助思路,为流浪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规范的九年义务教育,并矫治其不良品行,先后已有70人被联系到的家人接走,无一重复流浪,4名16岁以上流浪儿童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就业。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创新性在于:

      ①以前对流浪儿童多是遣送回原籍,现在是留下来救助,防止了重复性流浪,维护了稳定。

      ②以前对流浪儿童是只收容不教育;现在对他们既要救助,又要教育,能促进流浪儿童健康成长。

      ③以前是只管一时救助,我们是积极运作,送适龄流浪儿进课堂,为大龄流浪儿童找工作,预防流浪儿童变成流浪汉。

      ④少保中心的经费实行财政拨款作保证,社会捐助作补充,避免了民间救助机构朝不保夕的困窘状况。

      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运作中,形成了保护流浪儿童工作的新模式,主要解决了流浪儿童的既受保护又受教育的问题。他们对流浪儿童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少保中心已形成了“建家找妈,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长效保护机制。流浪儿童进了中心,就如同进了“家”。住的是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及洗澡设施的宿舍,吃的是月人均210元标准的饭菜,穿的是应时的四季服装,老师们做他们的“父母”,又多方帮他们找家,还为11名无家可归者从社会上征聘了双休日义务父母。中心里开设小学到初一七个年级的文化课,让流浪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同时,还选送优秀孩子到市内正规中学读书。中心还组织大龄流浪儿童学习职业技能,为他们安排就业。流浪儿童在少保中心里接受保护教育,就解决了流浪儿童权益受损、流浪儿童违法犯罪,成长为犯罪分子甚至犯罪团伙等一系列问题。

      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的直接受益者是被石家庄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救助的129名流浪儿童。他们受到的直接利益主要有:(1)有了安定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衣食住基本生活有保障。(2)圆了读书梦。中断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在这里又重新开始了文化课的学习。(3)矫正了歪曲的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通过思想品德、法制、心理调试课及老师们的谈心等,孩子们法制观道德观得到了增强,一个爱学习、守纪律、讲卫生、懂礼貌、团结友爱、远离恶习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一年来,他们有19人被命名为优秀学生,有22人受到了单项奖。(4)回归了家庭。中心为70名孩子找到了法定监护人,为11名孤儿或无家可归者征聘了临时父母。(5)融入了主流社会。30%的孩子参加了理发、电脑、面点技能学习,有4名大龄同学已安排就业,做了保安和厨师。

      这个项目的间接受益者是整个社会,对流浪儿童的保护教育消除了违法犯罪的后备军,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 2/6

    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并得到发展

      编者按:外来务工者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为城市的发展倾尽力量,却归属感极差。在北京丰台的万丰公园,有一个唱卡拉OK的小摊,每当夜幕降临,一群外地务工者会来这儿一展歌喉,扫除一天的疲惫。露天的演唱有时会显得有些“噪音”,但这儿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可以休闲交流的地方。广东的“外来女子业余学校”显然是一个外来务工者更好的去处。

      首家“外来女子业余学校”,为广大外来女工提供免费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帮助广大外来女工融入当地社会。15年来,业余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建立了26所分校,形成遍布全镇的社区培训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三乡镇工人业余艺术团”、“三乡女工报”等载体和平台。把政府的服务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外来女工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协作整合在一起,为外来工群体的社区融入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外来女工的主体性和归属感。

      三乡镇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项目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注重外来女工群体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挥。三乡镇党委政府倡导“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社会管理理念,而流动人口女子业余学校旨在帮助广大外来女工融入当地社会,使她们成为“新三乡人”,提高她们的主体地位。

        第二,构建了多方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流动人口业余学校的平台,把政府的服务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外来女工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协作整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外来女工为主要支持目标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外来工群体的社区融入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第三,培训项目活动多样化。既有针对所有外来女工的大型培训项目,也有针对新员工的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员工劳动技能、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三乡镇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大大提高了外来女工的主体性和归属感。第二,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关爱外来女工群体项目的实施,逐渐打破了外来工群体与当地居民相互疏离及二元分割的状态,实现二者的融合与交流,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第三,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区建设。以外来工为主体的工人业余艺术团与地方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各村委会、各企业、各群众团体及中山市各镇、市政府部门等联合举办多场主题晚会和联欢会,大大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区建设。

      三乡镇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项目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如何使业余学校能够覆盖更多的人群和地域。目前因流动人口女子业余学校受制于企业的理念,其覆盖率还相对有限。如何使业余学校及各种项目活动在三乡镇驻地企业得到推广,让更多的外来女工受益,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二,随着项目的持续开展和多样化发展,不断加大的资金需求是否能够使项目持续下去并向纵深发展值得探讨。

  • 3/6

    “呼图壁模式”用活农村养老保险金

      编者按:“呼图壁模式”用活了农村养老保险金。在大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创新社会制度呈顺水之势。呼图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政府和个人两个层面均具有创新价值。

      按照国家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不满60岁的农民可一次性或分期向政府购买养老保险,并领得养老保险证;政府作为承保人,须为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支付利息;参保人在60岁后可按月领取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资金。然而在基本方案的试行中,由于农民手头余钱有限,并且在购买养老保险后长时间内无法支取,因此,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各地参保人数在锐减。同时,由于银行利率和国债利率逐年下调,政府在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兑现事先承诺的养老金领取标准上陷入了困境。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辖属昌吉回族自治州,是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卫星城市”,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居于全疆前五位。自1998年初起,呼图壁县农保办以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项目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破解地方农保工作困局的新路子。所谓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指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农民,经办机构允许其直接用自己持有的或借用他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证》(简称“社保证”)作为抵押物,依据一定程序和规定到指定银行办理委托贷款。所贷款项仅限于农户发展生产,子女教育、基本医疗等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重大事项。其中,贷款额度为养老保险证面值的90%,贷款利率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相同,贷款期限为6个月到3年不等。

      呼图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政府和个人两个层面均具有创新价值。从政府角度看,一方面,政府不再把养老保险金看作只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的“储备金”,而是作为一项金融资产,参与当地社会发展的资金流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向参保人的放贷行为,解决了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困境,形成了本地农户资产与本地财富积累相关联的循环机制,促进了本地财政增长。从个人角度看,一方面,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账户在功能上不再只是“储蓄”账户,而是具有信用贷款、资金积累、生活应急和养老储蓄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账户。另一方面,由于可随时从养老保险金中申请贷款,因此,农民对于自己的养老保险账户同时拥有所有权及支配权,增强了农民个人的公民权利意识和理财观念。

      “呼图壁模式”已经取得了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实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保值增值,使所有参保人的账户都能收益。2002年至今,累计1937户农民参与该项目,累计质押养老保险证6764件,占参保人口总数的77.79%,累计贷款1080.56万元,占参保金额总额的84.42%。据昌吉州审计局审计报告,截至2006年底,呼图壁县农保基金如果只按银行存款实际利益收集计算,存款所得与应付基金利息的差额为-228.2万元,出现负增长。但由于实行了“呼图壁模式”,目前实际所有收益与应付基金利息的差额为+447.4万元,实现了基金增值。该项目运作以来,呼图壁县农村养老保险金平均年收益率为8.14%,足以满足先前向农民承诺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年利率5%的要求。

      其次,扩大了农民的融资信贷渠道,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据统计,当地农民通过该项目的贷款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人均年增收300-400元。生活处于中下水平的农户通过该项目能缓解燃眉之急,受益相对突出。

      第三,提高了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参保人数增长。由于享受贷款政策而获益的只能是参保人,因此该项目的推行促使许多原来未参保的农民开始参保;又由于贷款额度同贷款人所持养老证的面值额度成正比,因此已参保的农民又增加投保资金量。仅从2006年10月至今,呼图壁县就新缴续缴养老保险费180余万元,人均缴费1.1万元,是1998年以前的8倍。

      第四,增进了农户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关系。由于参保人可在全县范围内借用养老保险证作为质押,这意味着他只有保证亲戚邻里关系融洽,才能获得更多的贷款额度。这有助于促进农村的社会信任和互助诚信建设。

      目前,“呼图壁模式”得到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农民群众的肯定,并引起四川、内蒙古等地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推广。作为一项特殊的资金运营机制,“呼图壁模式”仍处于发展阶段,需在如下三个方面有所完善:(1)密切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放贷运营中的安全性,严格规范贷款对象、用途和程度,以农户个体的小额贷款为主,严格控制贷款风险;(2)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托管、投资、监管三部门相互协作与分离制衡机制,规范农保基金管理运营机构的财务状况和审批职能;(3)拓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保值增值的新渠道,创建资金运营多元化的模式。

  • 4/6

    四川残联“量体裁衣”为残疾人服务

      编者按:引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6日上午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各位自强模范再接再厉,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而努力,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弱势群体中最困难的群体;四川省是一个残疾人口大省,有622.3万残疾人,涉及2002万家庭人口,占四川总人口的7.57%,比例居全国第一。如此众多的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如何为情况不同的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帮扶政策落实效果如何?这一系列事关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残联在为残疾人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道路。2005年,成都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意见》,“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在成都全面展开。2011年,四川省残联印发《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方案》,“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在全省推广。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广大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走进残疾人家庭,全面了解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并为每个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和服务方案,在帮助残疾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保障、服务与残疾人实现有效对接,并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残疾人自己能做什么”、“残疾人需要做什么” 和“能为残疾人做什么”三者之间有机结合。

        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入户调研、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等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步:入户调研。乡镇(街道)、村(社区)安排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逐户深入到残疾人家中,掌握每户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做好详细记录,并录入到覆盖全省的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量服信息平台”)。

      第二步:制定方案。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根据残疾人及其家庭状况和实际需求,整合所有资源,为每户残疾人或其家庭“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和服务方案,填写到《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中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栏,并录入到信息平台。

      第三步: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根据制定的个性化方案,充分挖掘残疾人及其家庭潜能,用足用够各级党和政府、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各种社会资源,使制定的方案得到落实,并实时记录到《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上的“落实情况”栏中,录入到信息平台。

      第四步:监督检查。依据信息平台对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4626个乡镇(街道)、50492个村(社区)残疾人得到的各项服务,实行实时、在线、全空间的监督检查。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摸准底数,做到“需求清”。近年来,四川全省5.8万多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走进280余万名残疾人家庭,采集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基本潜能和基本需求信息。这些数据都录入到“量服”平台,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和平台中不同模块的统计功能,就实时全面掌握了全省残疾人的整体情况、清楚掌握了每一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各地残疾人工作的基本状况,进而为研究共性需求、制定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第二,健全制度,实现“供给准”。通过计算机对信息平台中的庞大数据库进行分析,各级残联将这些准确数据、报告提交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动了《四川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扶助措施的重大突破,使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康复、无障碍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制度保障。如根据平台中全省残疾人就业需求数据,促成新“残保法”规定:“各类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1.6%的比例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仅此规定,每年就将多解决2000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第三,项目落地,做到“服务实”。在推进“量服”过程中,四川省残联提出了“菜单式服务”理念,通过服务指南、公示栏等方式,把各级各部门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服务展示出来,让残疾人知道有哪些服务,怎样得到这些服务,每个项目都能落地到真正需要的残疾人上。项目落实后再录入到信息平台,每个项目都能在平台中查找到人头。通过“量服”还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新实施了一系列事关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实在的民生项目。201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中就有7项涉及残疾人民生。占到了全省“十项民生工程”所有小项的10%,这在全国并不多见。仅这几项民生工程,每年筹集资金就达4亿元,直接造福60余万残疾人。

      第四,实时监控,实现“监督有效”。全省联网的“量服”信息平台,可以实时动态掌握、监督各地落实各项保障、服务的情况和开展工作的差距,既实现了省残联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有效监督,又代表了残疾人实现了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监督,还达到了借助各级党委政府对各职能部门最有效的监督。如2012年,四川省残联运用信息平台将各地区2011年“量服”工作的情况、数据和排位对比以通报的形式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仅2012年上半年,全省就有538位市、县党政领导对“量服”通报作出十分重要的批示、指示或召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模式有以下几个创新之处。

        第一,始终注重发挥残疾人的主体地位,以充分挖掘残疾人自身潜能为前提,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帮扶方案和发展方案,最广泛地调动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力度地为争取各项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二,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的先进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首先要求各级残疾人工作者到残疾人家中入户调研和服务,每年都要始终坚持、循环往复地再次深入残疾人家庭,主动开展了解情况、征询需求、开展零距离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建立了残联与残疾人血肉联系的长效机制。

        第三,健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为残疾人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探索出将各项保障和服务“落地”的具体路径。在未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残联组织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保障和服务、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社会帮扶,从而实现了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广大残疾人合法权益,使残疾人逐步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小康社会目标。

        第四,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确立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服务残疾人能力的有效模式。信息化平台对个性化服务从入户调查到制定方案、落实方案的整个服务过程实行在线录入保存,对残疾人基本状况、基本需求和个性化服务,提供即时、在线的数据统计和科学管理。

        第五,建立一套内外部监督有效结合的监督体系,防止空谈,确保实干。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改革把残疾人本人评价为主的服务对象监督、社区公示服务为主的群众监督、网络数据比对的行业监督、上级随机抽查的组织监督和广大媒体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从而使残联干部牢记“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努力做到知实情、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

      当然,随着这项创新探索的深入,改革者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如具体落实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这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系统工程的个性化服务对上下各级联动、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要求日渐凸显等。

  • 5/6

    陕西石泉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

      编者按:对孩子来讲,也许没有什么比跟父母在一起更有安全感的了。留守儿童在我国农村大量存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根据不同情况,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但小编更愿意看到,解决外出务工之困,还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2006年至2007年,在石泉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下,县教育体育局、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该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显示,该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有24656人,其中留守学生11834人,占在校生的48.4%,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无正确的引导,将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

      为此,石泉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先后在后柳镇中心小学等地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代理制”试点、“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校外活动中心建设试点、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设试点等。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县推开了以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校外活动中心和托管中心为平台,以代理家长制、专职辅导员兼心理辅导老师为特色的、将教育和管护工作结合起来的“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了26 所留守儿童教育成长中心、5所留守儿童校外活动中心、7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同时,围绕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工作,建立了四支常设队伍:一是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70名专职辅导员;二是参加过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培训的2477名代理家长;三是团县委在学校、机关、医院、企业单位招募的250名志愿者;四是有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

      此外,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出台文件,对相关单位的关爱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先后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方案》、《代理家长职责》等政策法规,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党政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评估和考核的范畴。

      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数量、性别比、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在外务工和监护人状况,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行了动态的、全面的了解,以便于为不同的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管护服务;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了专职的辅导员队伍,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辅导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撰写成长日志,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三是借助设立在中小学的成长中心、设立在社区的校外活动中心、设立在有资质的学龄前管护机构的托管中心,将留守儿童的校内教育、校外活动和管护工作结合起来,对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全覆盖;四是包括宿舍、微机、通讯设施在内的硬件标准化建设基本到位,专职辅导员、代理家长培训等软件建设也在逐步跟进,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为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打下了基础。

      该项目的效果有:一是解决了与打工经济相伴生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达到了教书育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功效;二是解决了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其提高务工收入;三是教化了社会风气,密切了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但是,该项目仍然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支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工作;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实现代理家长从物质帮助到精神帮助的观念转变等。

  • 6/6

    “爱心超市” 开创身边的慈善

      编者按:献爱心是好事儿,但也有烦恼:一是没有渠道,二是没有反馈。文中的厦门的这个做法解决了这两个烦恼,让献爱心者和接受爱心捐献者都方便了不少。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编一样,盼着自己的社区也早点开一个“爱心超市”。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爱的奉献》这首歌曾感动无数人,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在福建省率先开办“爱心超市”的创举,同样让人感受到社会温暖和人间真情,充满了浓浓的街坊邻里情意,被誉为“新时期慈善事业的新模式,政府帮困工程的重要补充”,吸引了全国各级政府的关注。

      嘉莲街道“爱心超市”设在厦门市思明区长青社区综合楼三楼,面积90平方米。超市设有26个货架,两个仓库,长年接受群众的捐赠。“爱心超市”在社区设置10个捐赠点,开通了11部捐赠热线电话,群众可通过拔打电话叫工作人员上门收取物品、将物品就近送到所在社区居委会或送到爱心超市等渠道进行捐赠。由超市工作人员对物品进行整理、归类、标上分值后摆上货架。对于电器类的物品,还要送到定点维修部进行检测。超市在每个月的最后五天向群众开放,其余时间用于接受捐赠和整理物品。超市的工作人员除一名街道招聘的专职人员外,其余均来自社区志愿者。

      目前,在嘉莲街道爱心超市领取物品的困难家庭有232户,主要是社区的低保户,还有部分低保边缘户等困难家庭。他们凭街道发放的“爱心卡”每月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物品(超市内的物品均标有一定的分值,分值按照物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情况来确定,比如一桶2.5升的食用油标值为3分,一台七成新的洗衣机标值为5分)。每本“爱心卡”每月定额分值为10分,在规定分值内可以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由于这里的物品来自社区群众或单位的爱心捐赠,又是开放式的摆放,方便受赠人按需索取,因而被群众称为“爱心超市”。

      项目发起的动因

      创办“爱心超市”的设想,源于街道面向社区群众的献计献策活动。嘉莲街道地处厦门岛繁华的商贸中心,大部分居民生活殷实。但辖区内也还有不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有的甚至还丧失了劳动力,仅靠政府的低保和救济维持生活,因此,街坊邻里的贫富差别成了社会不和谐的明显问题,也是广大社区工作者和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好心人有意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心和帮助这些困难群体,但是苦于没有一种合适的途径来实现。有人形容说:“有心助人,无处尽力。”

      2003年底,街道在辖内机关单位和居民中开展了“献计献策”活动。莲花五村警务室民警黄隆瑚提议“在社区建立捐赠物品交流站——超市”,莲花北社区居委会姜杰娥提议“建立‘爱心驿站’”,这两个新颖的想法让嘉莲街道的领导眼前一亮。街道党工委将这个金点子列为2004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经过紧张的筹备和几个月的试运行,“爱心超市”在街道的第二个社区志愿者奉献日(2004年5月30日)正式向社会推出,并以其帮扶弱势群体的创新模式受到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一时间前来捐赠物品的企业和群众应接不暇,“爱心超市”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其意义已经超过了创办“爱心超市”的初衷。

      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丰富了政府“帮困工程”的内容和形式

      以往,政府关心社区困难群体主要依托两种形式:一是按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规定发放生活保障金;二是逢年过节开展慰问活动,发放物品。目前,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审核有严格的标准,许多低保边缘户无法享受低保,而逢年过节的救济必竟是有限的。

      “爱心超市”的创办,从救济对象到救济方式弥补了以往的不足,兼顾到政府不能顾及的范围。在范围上,不仅低保户受益,连低保边缘户也可以通过申请“爱心卡”得到救济,扩大了受益面。在物资上,弥补了救济物品单一的缺陷。“爱心超市”的物品来自社会各界捐赠,品种各式各样,可以有效地满足领取者个性化的需求。在时间上,每月定期开放,使困难群体每月定期得到救济,把政府阶段性的救济,变成了常规性的工作。

      (2)解决了群众扶贫济困的善意和捐赠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社区,有许多群众对困难群体有着同情心,有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但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而感到为难,也由于信息沟通不够而不知如何帮助。而爱心超市提供了一个爱心奉献的平台,物品无论大小,都可以登上了“爱心超市”的货架。超市既接纳企业送来的大批大米、食油,也接收小学生个人捐献的文具用品。有了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平台,善意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

      (3)解决了公民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广大市民道德素质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长期的任务,但过去宣传的多,实践的少,缺少体现教育成果的载体。“爱心超市”创办以来,激发了广大群众为社会奉献爱心的激情,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为“爱心超市”献爱心的活动中,社区居民不仅捐出了闲置的物品,有的还掏钱购置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送到超市,有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捐出了压岁钱。通过市民的善举,社区形成了扶贫济弱、互助友爱的好风气,体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成果,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