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中国式创新-国庆65周年 > 足迹65年·中国创新在全球

2014夏季达沃斯

2014-09-29 15:4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说两句  分享到:

  

  11日,出席2014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各国嘉宾在新领军者村内的“挑战区”交流。“挑战区”是一个非正式环境,供嘉宾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

  中新社发 刘关关/摄

  11日,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进入第二天,“中国式创新”成为与会者讨论中的高频词。随着近期阿里巴巴等企业在美国的上市,“中国式创新”正在全球逐渐发挥着独特影响力。

  ■中国式创新正影响全球

  “中国拥有非常多有创造力的人才和企业,在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国式创新正在逐渐影响全球。”来自俄罗斯从事银行业的Nikolay Chitov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Nikolay Chitov进一步指出,阿里巴巴是其印象较深的中国企业。他所服务的很多客户都在利用阿里巴巴这个平台开展业务,赚取利润。“对阿里巴巴的上市,我也十分期待。”

  当谈及对中国式创新的印象时,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科技企业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外企人士提及最多的。

  “尽管很多欧美观察人士会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只是运气好,生而拥有一个巨大的本土市场,只需要复制欧美的先进技术就可以了,但必须承认,中国企业在将互联网技术快速投入市场、组建线下网络等方面是极具创造力的。”百森商学院的教授Daniel Isenberg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Daniel Isenberg进一步指出,对于中国这样存在大规模同质化竞争的市场而言,中国的商业成功往往与速度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并非全新技术的研发,而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推出能渐进式升级的产品。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为迅猛。接入互联网20年,中国已有网民6亿多,智能手机上网用户突破5亿。世界互联网十强企业,中国占据四席。每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都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

  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laus Kleinfeld则提醒中国在创新方面的人口红利。“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13亿人口,这些人都非常聪明,而且中国以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而知名。”Klaus Kleinfeld说。

  在来自丹麦的芬恩·莫滕森看来,企业创新亦需要有良性的环境,如何避免政府过度的干预是核心。“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在致辞和问答环节中对创新的论述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10日的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李克强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成为创新大国;并明确,将从进一步简政放权为企业创新松绑、利用公共财政助力企业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等三个方面推动创新。

  对此,普华永道旗下咨询公司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徐沪初亦持相同意见。徐沪初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克强在此次演讲和问答环节中,花了巨大的篇幅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更为可贵的是,其对创新的务实态度。

  徐沪初表示,李克强强调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谈及推动创新时,更多地是用松绑、扶植、保护的字眼,试图在整体的创新大环境上做文章,将创新的主体地位留给企业,这对提高创新效率将有明显作用。(中新社电 陈康亮/文)

  ■世界经济前景:悲观预期成主流

  2015年世界经济会变好吗?本届达沃斯论坛上,经济学家们的回答不甚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指出,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不强,“我们已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从3.7%下调至3.4%”,且上半年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的疲软”,这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今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

  朱民称,目前美国经济仍一路领跑,但欧盟和日本尚未摆脱经济增长缓慢的泥潭;90%的新兴经济体在过去的18个月中经济增长减速。

  对这种预测,美洲开发银行行长、世界经济论坛基金董事会成员LuisAlbertoMoreno也表示赞同。他强调,对欧洲而言,其经济增长“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疲弱”。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目前欧元区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放缓。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曾指出,近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通货膨胀数据表明欧盟“经济复苏的动能正在流失”。

  在多位专家看来,未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也包括地缘政治风险。

  朱民指出,如果美联储退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发生,并与经济增长前景不一致,且沟通不畅的话,将给世界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Kenneth Rogoff也认为,目前市场尚未对美联储加息做好准备,甚至无法想象该如何做出反应。

  在对2015年世界经济前景表示不乐观的同时,与会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也面临挑战。

  在Kenneth Rogoff看来,经济增长减速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不过,官方对此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中外企业家和媒体代表对话交流时指出,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今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指标是能够完成的”。(据中新社电)

  ■中国强力反腐:助力经济而非“拖后腿”

  时值中国反腐风暴方兴未艾,围绕反腐会否拖经济后腿的热议,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也有所体现。与会中外嘉宾多认为,长期看来,反腐将对中国投资环境等有所助益,进而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高层的强力反腐中,一批省部级高官相继落马。而以山西腐败窝案事发为标志,近期的反腐风暴又进入一个小高潮。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表示,“反腐永远在路上”,这被广泛解读为中国反腐斗争仍将继续下去。

  “我们国家也进行了反腐败的斗争。”谈及中国的反腐,马里共和国总统易卜拉欣·凯塔感同身受。

  据易卜拉欣·凯塔介绍,作为非洲国家,马里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因而“融资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有鉴于此,马里就要降低投资风险,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部资本。

  “我们在反腐败方面表现出的决心越大,对外国的投资者所提供的保证就会越大。”易卜拉欣·凯塔说,这样外国投资者就会看到马里的透明和开放,进而增强对该国的投资信心。

  参与论坛的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高级研究员特纳勋爵则指出,毋庸讳言,中国反腐措施确实在一定层面对经济产生影响,比如在对奢侈品的需求上、在澳门的赌博业方面等。但他同时强调,最关键的是“不应该让这项行动影响到决策的敲定(意即官员‘不作为’)”。

  “我认为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进行反腐行动的同时兼顾人们在决策时的信心,去努力避免大家因为反腐而不愿做决定的情况。”特纳说。

  在日前一次公开露面中,王岐山直言不讳地谈到许多官员因害怕反腐而不作为的情况。但他表示,当局会重点处理为害更重的乱作为的官员。

  对于反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特纳强调此举“对中国社会十分重要”。“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数据来证明反腐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我认为这一行动对整体经济并没有带来负面影响。”(中新社电 石岩/文)

  ■国企高管降薪:有人鸣不平 有人称理解

  作为近日一个当仁不让的焦点,围绕国企高管降薪的争论毫无意外地“延烧”至本届达沃斯论坛上。部分外企高管对中国同行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以中石化老总傅成玉为代表的“当事人”们尽管坦言对被降薪“谈不上高兴”,但仍旧对此举表示理解,并予支持。

  “如果减少(对高管)激励的话,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对任何的企业来说,人才都是基础。”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Klaus Kleinfeld说,“如果有合资方怎么办?该如何确定薪酬?”

  Klaus Kleinfeld认为,如果国企高管的薪水过高,后者或将出于减税的目的把其收入的一部分转到其他领域。“这对社会也是一种回馈,也是好事。”Klaus Kleinfeld说。

  Klaus Kleinfeld的“吐槽”得到了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ohammed H.AlMady的声援,他认为,单纯的减少薪酬“不会对国企高层产生很好的激励”。

  “高管的薪酬需要与很多因素挂钩,如公司职员的薪酬、效率等。”Mohammed H.AlMady说。一个值得提及的背景是,MohammedH.AlMady所在的公司亦是沙特一家国有企业。

  相较于减少高管薪酬,Klaus Kleinfeld认为,要更关注于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在傅成玉看来,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解决好企业如何更加市场化和如何去行政化。

  但作为降薪“首当其冲”的对象,傅成玉尽管笑称就个人而言,对降薪“不高兴”,但其观点却与前述两位国际同行有所不同。

  “从国家层面来看,(降薪)是应该做的。”傅成玉说,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即民众和职工才是国家的主人翁,如果国企职工与高管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队伍的积极性。“中国发展的目的是共同富裕,但在现实中,社会上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考虑发展成果让更多民众受益。”他说。(中新社电 石岩/文)

  ■解振华(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正立法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11日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已列入中国官方议事日程,相关工作正在进行。

  在达沃斯论坛关于气候政策的一场讨论会上,解振华说,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

  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解振华透露,中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全球24%。201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占全球37%。中国在建核电站在各国中居首。他援引世行的数据说,从1990到201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的58%。

  根据中国的计划,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被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气候问题已由单纯的科学问题演化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本月23日,联合国将召开气候变化峰会。解振华透露,预计有13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该会旨在为明年气候变化巴黎会议达成新的全球气候治理协议增加政治推动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气候博弈近年日趋激烈。在2020年前的减排承诺中,发展中国家占到65%,发达国家仅占35%。

  解振华说,应对气候变化不应停留在口头上,希望各国根据国情和能力提出有力度的减排目标。(中新社电 俞岚/文)

  ■李稻葵(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中国经济规模已是日本两倍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四年前,中国刚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相当于日本的两倍。李稻葵是在11日召开的“全球化:亚洲商业环境”分论坛上作如是表述的。

  就近期日本和印度之间的合作,李稻葵认为,日本政府的考虑可能更多出于政治动机。据媒体报道,9月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正式会晤,宣布两国将在安全防卫、经济、民用核能等领域加强合作,强化两国战略关系。在经济方面,日本则允诺给印度350亿美元的新投资。

  李稻葵认为,从商业和经济的角度来说,安倍加强和印度的合作,而不是加强和中国的合作,“这行不通,因为中国的市场规模是印度的4-5倍,而且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

  “我觉得安倍考虑的可能主要是一种政治上的动机,去加强和印度的合作。”李稻葵说,安倍的策略是用加强和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合作这样一种外交手段,以及修改宪法来提高自己支持率。

  对于日本经济前景,李稻葵持悲观态度。李稻葵表示,目前尚未看到安倍的策略取得成功的重大迹象,特别是没有看到有哪一项具体的国内经济政策出台来降低政府赤字,降低日本对于外国的能源依赖以及缩减贸易逆差。(中新社电 陈康亮/文)

  ■解读李克强讲话:年内或对深层矛盾“动手术”

  对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致辞,专家指出,李克强一方面强调中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信心,振奋世界各国;另一方面亦不讳言存在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接下来四个月或将对涉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动手术”。11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姜跃春解读李克强致辞时作出以上分析。

  □中国经济可以振奋世界

  李克强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他同时表示,在国际国内经济出现新常态下,“我们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并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

  对此,姜跃春分析指出,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美国、日本、欧洲从上一轮金融危机一直到去年都是“一片萧条”,所以把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提升作用摆出来,可以振奋世界各国。

  “大家都公认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整体中是一个火车头的作用,美国也是一个火车头,如果两个火车头同时走的话世界经济肯定好。”姜跃春表示,美国经济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了四、五年,但一个火车头力量肯定不够,而中国经济的状况如果向好,对其他国家的产品需求、贸易需求就会增加,会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一种提振和注入活力”。

  □年内或对深层矛盾“动刀”

  “总理的思路是,改革还是第一位的,其他包括数字的东西放在第二位。”姜跃春进一步指出,过去中国强调一定要达到百分之几的经济增速,但忽略了增长的质量,从而带来环境和资源消耗等一系列困扰,所以现在中国政府改革发展的方向在于“要的不是数字,要的是GDP质量”。

  在致辞中,李克强突出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并表示政府要拿出“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等三份清单,强调加快简政放权和制度建设。在姜跃春看来,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已经在不断地“瘦身”。他预计,今年未来四个月,还将在税收、财政、简政放权等各个方面推出一系列的做法,特别是对于真正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困扰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如节能环保等领域,“估计还会有‘动手术’的可能性”。(中新社电 彭大伟/文)

  ■姚明的“软”与“硬”

  尽管经历过无数“大场面”,34岁的姚明坐在达沃斯的聚光灯下,仍显得有些局促。他把胳膊置于略显发福的大腿上,两掌互搓着,眼神飘忽不定,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我从小就不大喜欢出门,因为自己的身高,走在街上显得太不低调了。”姚明笑着说。

  生性腼腆的烙印至今仍可在这位身高2米26的大男孩身上觅到踪影。在11日下午一场论坛上,姚明会为把“人员运送”错说成“人员发送”而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纠正。而在谈及中美审美观差异时,在“性感”一词脱口而出后,那张国字脸上竟赫然透出一丝红晕。

  正是这种内敛的性格,让姚明初入NBA时,被教练一度认为球风偏软。为了逼其更霸气地对抗、扣篮,教练不惜祭出“狠招儿”,姚明不扣篮,就罚所有同伴一起跑步。

  姚明笑着说,“他这种办法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久而久之,我在场上不再那么惧怕对抗,到后期甚至完全是主动寻找对抗。”

  而主动寻找对抗,被很多人认为是姚明变“强”的开始。直至宣布退役前,姚明已成长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体育巨星。

  逐渐远离体坛的姚明开始尝试自己的新角色,他做上了全国政协委员,并开始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公益事业。

  与此同时,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政治这条并不熟悉的道路上也迅速地成长着。

  “我记得自己第一年的提案是让体育重新融入到教育中。”他透露,自己最近的一份提案是有关“体育面向社会”。

  公益方面,据统计,自2006年姚明开始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呼吁拒绝鱼翅买卖后,3年间中国鱼翅消费下降了50%。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让这位上海大男孩再一次感受到了柔软的力量。

  “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面向光明的渴望。”姚明说,“而我们只不过作为一个引子,把大家内心中的东西引出来吧。”(中新社电 石岩/文)

  相关专题:达沃斯论坛

编辑:宁静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