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房产
健康
公益
地方
民族
邮箱
云采编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
>
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
更多史料
甲午战争前后光绪帝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
“1894年7月14日,清国收到日本的通牒,拒绝从朝鲜撤兵,宣称“两国如起不测之变,日不仁其责”。翁同龢的学生王伯恭曾经力劝阻老师主战,但翁同龢大不以为然,反倒笑他书生胆怯。
2014-04-28 14:18
甲午战争期间慈禧曾将生日庆典费用转为军费
日本新旧快船可用者共二十一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后,分年构造,最快者每点行二十三海里,次亦二十海里上下。 而北洋海军的舰只都是在之前购买的,那时候欧洲的造船水平还不够精致,所造舰只航速为每小时15至18海里,而且已经是最快的了。
2014-04-21 10:02
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
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点评。
2014-04-21 09:59
3/3
GO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频道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健康
广告
地方频道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淅江
安微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深圳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