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要闻    深度关注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网友留言
开栏的话
    “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衣食无忧、物质丰富的当下,提倡勤俭节约是否观念过时?校园浪费愈演愈烈,有哪些因素助长了这样的风气?如何让“厉行节约、抵制浪费”的种子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底……
关于
    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深度关注

从保洁员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吴明华说,拣点剩饭吃,也不脏,就像个人家孩子一样,学生都挺干净。一粒粮食一滴汗,一个餐厅一天要节约几斤粮食,一年呢?一个学校节约这么多,一个省的呢?全国呢?就这么寻思自己该这么节约点。[详细]
1

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对于大学生朋友来说,什么样的消费观才能算是“健康正确”?湘潭大学国交国贸2013法语班的同学们就通过班级微博提炼了几个关键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详细]
3
2

7位保洁员引发的示范效应:少买、拼菜 减少浪费

    保洁员老人们的行动引发的热议在烟台还在持续升温中,学生们自发组织活动,体验食堂后勤人员的工作。在吴明华等7位老人的感染下,学校的残食垃圾渐渐少了很多。[详细]
4

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消费观?

    记者随机进行采访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家庭最影响自己消费观的占50%,学校和社会分别占30%和20%。独生子女时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可能无形当中忽略了对孩子消费观的教育。[详细]

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引思考 勤俭节约不丢面子

    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时代在发展,物质生活在改变,勤俭的理念也可以与时俱进,加入新的内容。但节俭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生存品质不会改变。[详细]
5

我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可养2亿人

    媒体报道,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详细]
7
6

勤俭节约和过好日子是否矛盾?

    光盘运动要做在前面,我们盘子里面装什么,装多少,这是我们吃饭之前就要考虑的。另外,点多了,就大大方方的把它打包回去。我们勤依旧要俭,如果我们有奢的资本还能做到俭,这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详细]
8

世界勤俭日 请从身边小事做起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每个人都是从我做起,全国13亿人一天就能节约13亿粒米。一粒米大约0.02克,13亿粒米约合26吨,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庞大。按每人每年吃130千克大米计算,13亿人一天节约的大米可供200人吃一年。 [详细]
图片报道
相关专题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