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 百姓故事

薛耀辉和他的“土地经”

2015-01-12 10:59: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深冬季节,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山前村,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的乡间美景。

  位于村北侧的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玉米脱粒机正开足马力,吸入饱满的玉米棒,吐出金黄的玉米粒,这些玉米粒被第一时间通过传送带,送入烘干塔。捧起一把玉米粒,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向记者讲起了他和这片土地的故事。

  2007年,作为吉林省委组织部培训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薛耀辉从吉林大学毕业。就在那一年,他组建了公主岭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创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全村9000亩地实现了机械化,成为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公主岭的农村孕育着新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谁来种地”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有了第一次“吃螃蟹”的成功经历,薛耀辉的“胆量”更大了。2009年,他和本村7户农民开始了土地流转的探索,以土地托管、承包租赁的形式,把十多公顷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第二次“吃螃蟹”水到渠成。

  “刚开始规模很小,只能先找自己的亲戚朋友。村里的大多数农户看到这种合作形式,并不理解,甚至有一些质疑。”薛耀辉说,第二年,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户也加入到土地合作的行列中来,土地流转的面积发展到23公顷。

  最初的探索异常艰辛,从第一年的十几公顷到第二年的23公顷,再到第三年的114公顷、第四年的198公顷,土地流转的面积缓慢上升。“农业投入产出有个过程,经过四年的探索,我们的经验更多了,农机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规模化生产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薛耀辉说,通过土地流转,玉米从种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平均亩产也从15000斤增加到23000斤。

  看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变迁,很多农户的想法有了转变,李长吉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初,60岁的他是流转的“对立派”。然而,三年后,他主动找到薛耀辉,加入到合作社中来。现在,他在合作社从事管理库房的工作,一月还能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到了2013年,薛耀辉流转的土地面积达到612公顷,然而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最棘手的问题是资金压力,支付给农民的土地出让金就高达700多万元,加上担保和利息,这让合作社喘不过气来。”说起当时的困难,薛耀辉叹了口气。

  “困”则思变。破题农村从土地开始,又要回到土地上来。2014年伊始,薛耀辉开始了新的土地合作模式的探索。

  “从2014年开始,我们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承包租赁进行土地流转的形式,变为农民土地入股的模式,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薛耀辉说,合作社支付给农民每亩一万元左右的“保底金”后,再扣除公积金和风险保证金后,其余利润对入股农户分红。薛耀辉又第三次吃上了“螃蟹”。

  八年间,三次“吃螃蟹”的经历让薛耀辉对农村合作经营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合作的方式怎么变,合作都不能脱离农民;无论时代怎么变,农民都不能脱离土地。”

  为带领百姓致富,薛耀辉在拓宽合作经营领域上又开始了新征程。在农机专业合作、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薛耀辉开始把养殖、资金互助、粮食收储、粮食加工等纳入合作范畴,更好地延伸农业产业链,更多地带动农民增收。

  “现在,公主岭市正在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土地确权后,农民就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土地流转将更加顺利。”目前,薛耀辉正在附近的乡镇打造7个分支点,把合作经营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编辑:邹佳琪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