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房产
健康
公益
地方
民族
邮箱
云采编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脱贫经验谈
>
深度报道
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因地制宜扶贫
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花垣县排碧乡一个苗家山村,巴掌大的耕地零落分散在高山密林中,人均不足一亩。靠地吃饭的村民2012年人均纯收入还只有1400多元。2013年底,花垣县派出驻村扶贫工作组,因地制宜,提出了跳出十八洞建设十八洞的扶贫思路。一年过去,对着大山发愁的苗族村民舒展了眉头。
2015-02-17 15:19
福建赤溪畲族村:从穷山村到美丽富裕村的巨变
30年间,赤溪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美丽富裕村的美丽巨变。我们能想象到,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手段绝对也是大刀阔斧的。赤溪采取的方法是:整村搬迁。硬件的推倒重来,配合软件上的就地扶贫、搬迁扶贫和整村推扶贫开发共同推进,赤溪畲族村一步一个脚印,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2015-02-16 14:22
甘肃临夏东川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显成效
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各地进行了积极的部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实施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的经验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2015-02-13 17:2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2015-02-15 11:25
苗族大妈不识总书记:“怎么称呼您?”
习近平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木屋四壁黝黑,一盏节能灯是唯一“电器”。老人老伴石爬专问:“怎么称呼您?”
2015-02-13 17:33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绿色变迁
作为中国扶贫事业起源地,近30年来,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命名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改变改写了扶贫开发的历史,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做到了省委提出的“百姓富”、“生态美”。
2015-02-13 17:19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频道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健康
广告
地方频道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淅江
安微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深圳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