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藏戏:藏文化活化石的现代魅力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央广网山南3月31日消息(记者王艺 周阳)起源于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的“白面藏戏”,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白面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是藏戏的鼻祖,因表演者面具为白色山羊皮制作而得名。

  据白面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介绍,600多年前,西藏的桥梁鼻祖唐东杰布缺少建桥资金,就找到了七位美丽的少女,教会她们跳舞,并让她们穿着奇装异服在各地演出,以筹集建设桥梁的资金。

  “很久以前,白面藏戏的表演者都是女人,但五世达赖期间,白面藏戏有机会进入布达拉宫表演,可布达拉宫又不允许女人进入,只得让表演者男扮女装。”白玛说,就这样,白面藏戏的表演者清一色成了男人。

  白面藏戏与其他藏戏有两个区别,一个是面具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面具上的眼睛是往天上看的。“当初白面藏戏在布达拉宫为五世达赖表演时,为了表示对坐在上方的达赖的尊敬,才把眼睛画成往天上看的。”白玛说,这是其他藏戏中没有的。

  据介绍,如今仍在坚持表演的白面藏戏表演队,整个西藏只剩白玛所在的这一支。表演队共有队员26人,平均年龄27岁,最小的一位20岁。“他们都是从小看白面藏戏,对藏戏有兴趣的当地人。”白玛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每年可以获得1万元的津贴。

  琼结县旅游局长旦增旺堆说,县里计划引进旅游公司,将白面藏戏搬进演出大厅,让更多人了解白面藏戏,推动白面藏戏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央广网  编辑:徐芳作者:  日期: 2015-04-01 18:20:00
标签:白面藏戏;西藏;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