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题 > 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 影像

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 建生态安全屏障助美丽西藏建设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走进西藏“4·25”地震安置点:能看电视免费用餐

  远望安置区,一顶顶帐篷鳞次栉比(记者 李政葳/摄)

  今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受灾严重。为转移灾民,当地政府在日喀则市工业园为灾民搭建起了震后安置区。

  整洁的帐篷、完善的服务点、温馨的帐篷幼儿园……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或许地震留下的伤痛并未痊愈,但这片震后家园却处处流淌着生机与温暖。

  安置区里的义务厨师

  8月5日下午4点多,在日喀则地震安置区食堂里,58岁的王俊生正站在一口大锅前炒菜。

  虽然安置区里群众多是藏族和夏尔巴族人,但提起王俊生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因为王俊生身份“特殊”——他是这里为数不多的汉族人,也是唯一一位安置区食堂志愿者。

  “地震后大家搬到安置区,老王就一直帮大家义务做饭、炒菜。”安置区群众说。

  王俊生老家在甘肃永昌县,早年因车祸受伤,左腿落下了终身残疾。在他25岁那年,王俊生来到日喀则市樟木镇做酒水生意。

  走到王俊生身前,记者发现他的脖子上挂着一枚塑料牌,牌内放着他的身份证,还有一张标写着“志愿者”的卡片。

  说起自己做志愿者的原因,王俊生眼圈泛红,左手顺势拍了两下自己残疾的左腿。“因为腿脚残疾,救援人员用推车把我从地震废墟里救出来。这些年自己独自在外地讨生活,政府对我这个残疾人特别照顾;镇上群众对我这个‘外来户’也非常亲切,都温暖地喊我一声‘老王’……”

  回想起入住安置区的情景,王俊生依然历历在目。那晚下着大雨,政府工作人员冒雨送来了生活物资和各类药品,还为受灾群众准备了香喷喷的饭菜,“饭菜有鱼有肉,还有各种水果。我们睡了以后,还有警卫人员帮我们通宵守夜。”

  “这么多年别人给了我太多帮助,我能为大家做点事,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感觉特别欣慰……”说完王俊生迅速仰了仰头,不过两行泪水还是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安置区食堂每天会为群众提供免费饭,在保证大家吃饱同时还要吃好!”聂拉木县委常务副书记都冰说。

  街道整齐、帐篷干净

  王俊生所在的日喀则安置区,目前共占地1000余亩,现有帐篷1234顶,群众500余户、2000余人。该安置区在地震发生后第四天正式开建,4月30日迎来了王俊生等樟木镇首批受灾群众入住。

  “群众们刚刚转到安置点时,情绪波动较大。随着安置区内水电、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大家情绪慢慢地稳定了下来。”都冰说。

  走进安置区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整齐的墨绿色帐篷和干净的水泥街道,街道两旁超市、医院、邮局、银行、通讯公司等应有尽有。在安置区内还设有一处帐篷幼儿园,共安置樟木幼儿园孩子107名、教师6名,让樟木镇适龄幼儿的学习得到了基本保障;此外,在日喀则市4所中学还安置了929名中学生和104名中学教师,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随后,在安置区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走进了安置区群众次仁加参家。这顶二十多平方米的帐篷内摆放着两张床铺,床上床单、被褥整洁平整,黄褐色的木质地板擦得发亮。记者注意到,在帐篷里一角还摆放着一台电视机。“每顶帐篷外都设有电视广播卫星接收器,我们可以随时收看电视节目。” 次仁加参说。

  目前,樟木镇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在日喀则市区还建造了700多套安置房,房屋已经主体完工,预计9月底10月初安置区群众即可入住。

  促进群众再就业

  在地震安置区内主街上,57岁的次仁多吉正和3名工友修整公路。地震发生前,次仁多吉在樟木镇开了一间饮食店,家里还有3亩菜地和25只羊。

  经历了那场地震后,次仁多吉一家人搬进了安置区,不能再做生意、饲养牲畜。正巧,一周前他看见安置区内有招工消息。

  “每天打工能挣100多元,已经很欣慰了。”次仁多吉一边和泥一边告诉记者。

  为了促进安置区群众再就业,安置区管委会协调多个部门开展技师培训工作,共投入114万余元对安置区内254名受灾群众,进行免费驾驶技能培训;还组织了50余家爱心企业为受灾群众提供9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已实现574人稳定就业。

  樟木镇作为商业小镇,为最大限度挽回受灾商户损失,日喀则市政府启动了灾后重建的民生项目,在距安置区不远处建设了一座樟木商城,并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200余个铺位。目前,商城一期工程97个铺位已建设完成并正式开业。

  “现在生活安定下来了,还是希望能尽早回到樟木镇重建家园,重新开起自己的酒水生意。这样就能自食其力,为政府、为别人减轻负担……”王俊生说完擦干眼泪,又拿起了炊具翻炒着锅里的菜,伴随着冒出的腾腾热气,一阵菜香扑鼻而来。

  

来源:光明网  编辑:孙丁玲作者:  日期: 2015-08-24 17:38:0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