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火车跑进山窝里

2017-11-10 01:05:00来源:央广网
  

  作者:乐兵 

  我出生在豫南的一个小山村,虽说出行不用“从这座山,翻过那座山”,但家乡的那条唯一通往山外的山路,却留给了我许多回忆。

  20世纪80年代,哥哥考取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前,爸爸驾着牛车,送哥哥到集镇上赶每天路过一趟的公共汽车,短短十公里山路,走了近两个小时。从此哥哥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哥哥不回家的原因是想省点路费,更是怕爸爸赶牛车接他耽误农活。毕业后,哥哥留在了城里。

  三年后,我考上了镇初中,正赶上那条山路刚垫上石头,通了三轮车。第一次坐机动车,听着它“嘟嘟”的叫声,看着青烟,我莫名地兴奋,好奇极了。但不一会儿,我就被它颠得头昏眼花,呕吐不止。不管怎么说,速度毕竟是提高了,十公里的山路,一小时就到了。

  1994年我考入了城里的一所师范学校,走在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看着城里林立的高楼,我理解了不愿回家乡的哥哥。师范三年,我也很少回家。毕业前夕,爸爸来信说那条山路铺上了石子,三轮车换上了大客车。经不住思乡的诱惑,我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一到家乡,竟有些失望,路是铺上了碎石子,但仍是那样的狭窄崎岖,所谓的大客车只不过是城里已淘汰的中巴。车上塞满了人,车顶上也堆满了货物,行驶起来摇摇晃晃,使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山下。但毕竟比三轮车好受些,速度也快些,十公里的山路,半小时就到了。

  毕业后,我和哥哥一样,也留在了城里。2000年,家乡传来消息,说那条山路修成了柏油路,中巴也换成了大巴。那年春节,我提早回家,一下车,我真的不敢相信,昔日的那条山路变得宽阔而平整,大客车是崭新的“宇通”,跟城里没有什么两样。坐在宽敞明亮的车厢里,听着车轮摩擦柏油路面发出的美妙乐曲,看着窗外,一座座红砖楼房从眼前掠过,我第一次被家乡的美景所陶醉。如果这条山路早几年就是这个样子,也许我和哥哥就不会留在异乡的土地上。

息县火车站(作者供图)

  十年后的2012年,父亲打来电话,告诉我这条山路的旁边又修建了一条铁路,且在我家门口附近设了个小站。末了,父亲还说这条铁路将于“十·一”开通,他还查了一下列车时刻运行表说,从我工作的城市到家只需40多分钟。我一阵惊喜,冲动的脱口而出:“爸,我这就坐火车回去看您!”父亲大笑:“你急个啥?!说不定在过几年,咱家门口就有了飞机场了呢!”

  不出父亲所料,虽然“家门口”没有建飞机场,但离我们家门口不足十公里的地方正在建飞机场,如今,一条通过家乡的高铁即将开通,未来,回家,对我来说,就是说走就走的方便。

  十几年前,那些背着山货、驾着牛车的祖辈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条山路有一天会跑上汽车、驶过火车,甚至有飞机场;十几年后,那些乘坐火车乃至坐飞机进出山里的子孙们也不会知道,这里曾经驶过牛车。而我,竟有幸见证了这条山路变迁的历史……

编辑: 巩盼东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火车跑进山窝里

十几年后,那些乘坐火车乃至坐飞机进出山里的子孙们也不会知道,这里曾经驶过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