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房产
健康
公益
地方
民族
邮箱
云采编
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7专题
>
中国声音中国年
>
年俗趣谈
春节的传统习俗之逛庙会
春节“游逛”的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虽然大江南北形式各样。有吃有玩的老北京庙会、争奇斗艳的广州花会、璀璨绚烂的湘西灯会。庙会、花会、灯会,是中国人过年最有民俗味道的三大传统形式。其中,影响力最大、辐射面最广的,要数庙会。
2017-01-27 12:00
守岁、踩岁和压岁
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按传统,在除夕这一晚上,除了吃团圆饭,还有三件大事,就是守岁、踩岁和压岁。贴了春联吃年饭,吃了年饭,一家人就该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包饺子守岁了。
2017-01-27 12:00
春节的传统习俗之贴春联
春联又叫“门对儿”、“春帖”。有人说,春联的前身跟门神一样,是桃符。说古时候的人怕“年”,除了放鞭炮吓唬这个“年”之外,还有一招,就是用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框上,让他当保安——这就是门神啦——神荼、郁垒。
2017-01-27 12:00
一个地方一种年夜饭
春节年俗:一个地方一种年夜饭,上海人对年夜饭很讲究,以前进入腊月就开始张罗,鸡、鸭、鱼、肉、南货、北货、果品、糕点、糖果、瓜子,样样力求办理齐全。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2017-01-22 17:48
“天津卫”的拜年大礼
在天津,正月初二,是女婿们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的日子,天津人称之为“姑爷节”。
2017-01-20 08:36
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2017-01-26 18:21
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
在腊月二十七杀鸡是有缘故的。 “鸡”同“吉”谐音,有吉利、吉祥的意思,过年前杀鸡,是期盼新年吉祥如意。
2017-01-26 18:19
二十六,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是“年俗”中的第四天,这一天在民俗中,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的说法,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其意思是说,腊月二十六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更多。
2017-01-26 18:17
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距离新年只有5天了,年味越来越浓。而在中国,有“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民俗。旧时,到了腊月二十五,人们便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然后切块放入加盐的清水中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2017-01-26 18:12
春节年俗:二十五,磨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2017-01-22 17:02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频道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健康
广告
地方频道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淅江
安微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深圳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