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有游客投诉称峨眉山“黑车”宰客猖狂,5公里路程要价100元。记者多次实地走访发现,峨眉山景区内和景区两个火车站都有大量“黑车”运营,喊价不一、上车加价。对此,景区管委会回应称,将加大整治力度,协调景区客运企业科学设置观光车收发班时间,同时倡议广大游客积极举报“黑车”行为。
峨眉山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优美,历史文化深厚,“登峨眉,看金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然而,与美景相伴的,是当地多年来驱之不去的“黑车”宰客现象。这不仅一次次搅扰游客兴致,也给当地旅游生态带来恶劣影响。在特别强调旅游体验的当下,游客被忽聚忽散的“黑车”追逐,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要价,实在是令人扫兴。若任由其肆意生长,看似癣疥之疾的“黑车”宰客行为势必会成为一道把人推走的冰冷壁垒,影响许多游客对峨眉山景区的观感。
“黑车”肆虐的时间既久,为什么总是看不到明显的整治效果?此前景区管委会特别强调,“黑车”是管委会坚持打击和整治的对象,但也是景区的顽疾问题。言下之意,“黑车”宰客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不好治理。如此回应,未免轻飘,也有卸责之嫌。恰恰因为是“顽疾”,才更有必要彻底清理、严查严处!
当下之计,景区要听得见游客的呼声,真正站在“游客友好”的层面,高度重视景区交通,合理做好制度安排。既然景区把摆渡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摆渡车的运营时间就不能死板地卡在18点下班,而应该按照客流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傍晚时分,往往也是景色最美的时段,游客远道而来,在景区多盘桓流连一会儿,是可以理解的。景区还须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好这部分游客的通行需求,而不是僵化刻板地将收车时间“一刀切”。
事实上,国内很多景区早已实现人性化交通服务,比如根据峰谷情况,实时调整摆渡车时间;有的景区还会安排“收容”车辆,运载落在后面的游客。这正是服务理念的差别。
此外,整治行动也应更积极、更主动、更持久。这些年来,峨眉山景区几乎每年都表态要采取严厉的零容忍整治措施。只是“年年严厉”,却“年年难治”。这恐怕与“一阵风”式的整治有关,而强风过后一切又故态复萌。为了让游客满意,也为了景区长远发展,当地要真正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一抓到底,持续加大打击惩治“黑车”的力度,把各项举措一一落地落实。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全国各个景区都将迎来出游高峰。如何标本兼治杜绝景区“黑车”宰客顽疾,切实保障游客权益,让出游更美好更难忘,是峨眉山景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很多存在类似“顽疾”景区共同的命题。(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