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5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主席的这段讲话,站在促进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的高度,强调了各成员国要加强人文交流合作,通过增强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的民意基础,共同推进上合组织行稳致远。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和多个对话伙伴国,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无论是2017年首次扩员将印度和巴基斯坦纳入成员国,还是近年来伊朗、白俄罗斯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各国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明差异,谋求共同发展的过程,彰显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共谋发展。21年来,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不断用实际行动推动跨越不同文明的各领域合作,为各方营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让区域内各国人民享受到共同发展的硕果。2021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约为23.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近四分之一,比成立之初扩大了13倍多。同时,上合组织艺术节、上合大学、传统医学论坛、职业技能邀请赛等人文品牌项目和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增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上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合作组织各项议程全面深入开展。实践证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民意相通、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近年来,许多国家对上海合作组织表示出强烈的参与意愿,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所恪守的原则和理念在国际社会广受认同与欢迎,也表明“上海精神”所倡导的“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仍是消除隔阂、增进互信的“金钥匙”。我们相信,走过21个年头的上海合作组织将继续弘扬“上海精神”,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在第三个十年发展新征程上将继续为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期特约专家:王永洁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编辑:杨晓凡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