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高位增产。据统计,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这是我国粮食总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其中,玉米单产的跃升式增产功不可没——全国粮食主产区万亩单产纪录1247.22公斤,诞生在内蒙古通辽市。当地种植大户马忠臣对“密植高产”“浅埋滴灌”等新技术如数家珍:新品种玉米每亩地能多种约2000株,直接增收240元;用手机随时监测墒情、虫情和作物长势,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能节水四成;秋收时利用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省工省时还不浪费,每亩又节省成本至少80元……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老马的种地收入也上了个新台阶。
收获时节,马忠臣难掩丰收的喜悦
粮安天下,农强国强。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九大重点任务时,也明确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在今年春耕、夏收、秋收等关键农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田间地头,察看粮食生产,与村民交流农机农技应用,关心乡亲们收入状况。在洞庭粮仓湖南,总书记强调,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在农业大省山东,总书记叮嘱,要拓宽共同富裕路径,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在鱼米之乡安徽,总书记强调,要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今年以来,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补贴等政策,对关键技术措施应用到位、实现单产提升目标的规模种粮主体给予奖补,高标准农田亩均补助标准从1300元提高到2400元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各地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11月底,黑龙江佳木斯,玉米铺满厂区准备烘干
今年,我们持续大力倡导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降本增效、稳产保供。譬如,农业农村部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农机总量突破2亿台(套),13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再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党和国家从耕地保护、科技创新、结构优化等方面持续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应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等外部不利因素,我们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姜葳
编导:田甜
视频:郑平平 雍奕晴(实习)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