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部,地处五指山余脉的西北侧,地形地貌复杂,多山峦丘陵,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昌江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完成矿山治理面积6374亩,把一方青山绿水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实现半城山水满城景,一路繁花满目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那么,昌江都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又是如何把“黑灰”变成“蓝绿”的?央广网记者连续多日蹲点老旧矿山修复现场,了解昌江如何巧妙书写“绿色答卷”。

央广网昌江7月4 日消息(记者 付美斌)7月3日下午,海南昌江骄阳似火。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矿业”)红旗尾矿库区的边坡带,一辆车载客土喷播机正在为一片吐露新芽的生态复绿地撒水保湿。

车载客土喷播机撒水作业(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昌江博创设备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创公司”)主管陈玉樟介绍,客土喷播机技术引入以来,昌江石碌铁矿区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曾几何时,石碌铁矿区的轰鸣与烟尘,是昌江不可磨灭的记忆。那时的人们总能看到山上一阵阵粉尘掀起又消散,跟低沉的云交汇在一起,是卡车在往返运送矿石,偶尔还能听到爆破的声音。

正在恢复绿色生机的采矿区(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石碌铁矿在海南岛西北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曾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以“亚洲第一富铁矿”闻名遐迩。这里虽是昌江乃至海南工业的“血液泵”,却也一度是环境伤痕的见证。岁月流转,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昌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从“黑灰”到绿水青山的华丽转身。

穿过昌江县城,跨过石碌河,便到海南铁矿区。“石碌镇因铁矿而立,又因铁矿而得名,我们当地人习惯以石碌河为界,河北边是县城,河南边则为铁矿区。”昌江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杨耀科告诉记者。

走进矿区,一栋栋具有年代感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仲夏时节,仍有鲜花装扮在进入矿场的道路两旁。

宋永亮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海南矿业石碌分公司总经理宋永亮介绍,石碌铁矿作为昌江乃至海南的重要矿产资源,曾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开采活动的持续,矿区环境也遭受到了一定破坏,裸露的矿坑、破碎的山体成为了难以抹去的伤痕。面对这一挑战,昌江痛定思痛,决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石碌铁矿“之”字形的盘山公路(央广网发 海南矿业供图)

最初,石碌山上铁矿的开采是在地表,也因为这样,石碌山上有一条“之”字形的盘山公路,专门用于连接矿山开采点和县城。到了2017年底,石碌铁矿开始从露天采矿转入地下开采。

“现在采矿工人是坐矿笼通过井道下到地下,进行矿石开采作业。”宋永亮说,在这片“看似不可能”的土地上,一场植树造林的绿色革命在这片土地上正悄然兴起。

“难啊,开始根本种不活!”面对光秃秃的矿石旮旯,由博创公司负责的复绿团队,一度选派出团队成员前往邻近的儋州市学习,陈玉樟就是其中一员。他和其他队员从植物习性到土壤改良,从种植技巧到后期管理,一一认真学习掌握,逐渐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回到石碌铁矿后,陈玉樟和其他队员开始了艰难的植树造林工作。凭借在外学到的知识,尝试种植了多种植物,包括狗牙根、银合欢、爬山虎等。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他们终于发现,这些植物不仅能在矿区生存下来,还能茁壮成长。

资料图:石碌铁矿原矿坑(央广网发 海南矿业供图)

“狗牙根耐旱、耐贫瘠,是固土保水的好手;银合欢生长迅速,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爬山虎则能沿着石壁攀爬,覆盖裸露的岩石。”陈玉樟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这些植物的优点。在他和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这些植物在石碌铁矿的矿石旮旯里扎下了根,为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为加快石碌铁矿区域的生态修复步伐,海南矿业引进了先进的车载客土喷播机技术,这一“黑科技”以其高效、精准、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生态治理的得力助手。操作手谢凤元介绍,客土喷播机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将特制的土壤基质、种子、肥料及保水剂等混合物均匀覆盖在矿坑及裸露山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植被层,“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快速促进植被生长,恢复矿区生态功能。”

复绿治理后的石碌铁矿(央广网发 海南矿业供图)

据海南矿业统计,从2018年至今,该矿区已完成复垦绿化面积超过1048亩,人工植树近138万棵。这一数据直观展示了矿区在复绿工作方面的投入与成效,使得原本裸露、荒芜的矿坑逐渐披上了“绿装”。

“在废旧矿区,在复绿过程中,我们还试种经济作物,包括芒果树、橡胶树、黄花梨等,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宋永亮说,复绿工作的成功实施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复绿后的矿区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昌江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复绿工作也提升了矿区的整体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复绿治理后的铁矿厂(央广网发 海南矿业供图)

如今,走进石碌铁矿,看到的不再是光秃秃的矿石和裸露的山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记者采访结束走出矿区,发现在这片曾经的“铁锈带”,正悄然绽放着生命的绿意,那是昌江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相关报道链接:

【和美昌江】蹲点记(一):从“黑灰”到绿水青山,昌江如何复绿老旧矿山?

编辑:索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