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地处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的第一站来到这里。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村民 杨正莲:当时我们唱的是侗族大歌和琵琶歌,总书记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是非常喜爱,给我们更大的激励,也让我们有底气,能够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得更好,发扬光大。
肇兴侗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有居民5200多人。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和侗乡特色产业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互动交流。他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蜡染刺绣负责人 陆勇妹:目前我们主要有织、染、绣三个大的品类六百多个产品。我们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加强研发的力度,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丰富我们的产品,打造品牌。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集会、议事、休闲等功能。在信团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亲切交流。他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村驻村第一书记 徐信基: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发展好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唱响我们乡村振兴的幸福歌。
从鼓楼起身,村民们纷纷簇拥过来,热烈鼓掌,高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高兴地回应说,侗族人民朴实、勤劳、有文化、有智慧,希望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村民 陆江云:听到总书记的话,更加振奋、激动,同时也很有信心。来家乡发展的人越来越多,机会会更多,前景也更广阔。我们将会把硬件设施以及服务质量提升,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我们年轻人的力量。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镇党委书记 杨秀智:感受到总书记深深的人民情怀。走到每一处,总书记都亲切地关心我们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就业、增收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两大优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家一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贵州全力推动2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志项目建设和应用,为实体经济赋能。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处长 孙沛:总书记要求贵州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我们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贵州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指明了方向。
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管委会主任 谢启林:我们要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融入全球产业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当前,贵州正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五年行动。在铜仁市江口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壮大,茶产业年总产值达到15亿元。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县长 辜应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我们将围绕生态茶、中药材、冷水鱼、蛋鸡四大特色产业,增强产业带动就业和促进群众增收能力,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新征程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苦干实干,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邱祯国: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把脉定向。我们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贵州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肖凯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面深入查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动真碰硬推进集中整治,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