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央广网评论
>
央广网评
【央广网评】“榜一大哥”凉了 虚荣打赏也该撤了
打赏榜单背后是赤裸裸的商业利益。平台利用一些网友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炫富等心理,设置打赏、榜单、PK等模式,将庞大流量导入直播间,形成异常激烈的竞争氛围,诱导网友激情消费。直播平台、主播等作为利益关联方,想方设法鼓动网友打赏,甚至找人假扮“榜一大哥”,在直播间内“抬轿子”,制造虚假打榜场面。“榜一大哥”的亮相,往往令打赏竞争白热化。在火爆气氛诱惑下,一些网友加入疯狂打赏队伍,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却在狂热中被掏空了口袋。
2022-05-17 20:12
【央广网评】3岁男孩掉入下水道失联 “井盖吃人”顽疾必须治!
窨井“吃人”并非个例,而是我们身边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9年,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就多达155件,其中,造成16人死亡。可以说,“小井盖”系着“大民生”,直接关乎城乡居民公共安全。
2022-05-16 10:28
【央广网评】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 还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属性!
质疑的声浪,只能靠法律来平息。知网是否存在垄断行为,涉及专业的法律问题,当由反垄断机构或司法机关去判定。但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知网屡屡冲撞公共利益,频频敲打世道人心,甚至不时打法律擦边球,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消弭公众疑虑,不能止于“自证清白”。
2022-05-13 23:26
【央广网评】严查“割青麦作饲料”!要让种粮农民有钱赚
农民究竟是“割青麦作饲料”还是收小麦卖粮食,说到底是算经济账。但是,放任“割青麦作饲料”,势必导致小麦整体产量下降,从而将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站在粮食安全高度,必须对“割青麦作饲料”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不是小题大做。要让麦田守望者有奔头,确保种粮农民收益,让种粮有“钱途”。这需要政策再加把力,为种粮保驾护航,提高种粮经济效益,调动种粮积极性。
2022-05-11 12:08
【央广网评】别再把新冠患者称为“羊” 敌人是病毒不是病人
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在身心上本就不适,这个时候除了治疗,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当他们听到自己被称为“羊”时,会作何感想?不管是无心调侃还是有意侮辱,这些称谓显然缺乏同理心,既不尊重病患,有矮化、去人性化的倾向,又容易造成歧视、排挤,还消解了严肃的防疫行为,污染了网络生态。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往人伤口上撒盐,损人不利己,还有碍防疫大局。
2022-05-09 16:38
【央广网评】知名高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扎根本土才能走出自己的育人之路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的特色化也将是未来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不管怎么说,淡化排名都是一个好现象。去除“唯排名”的功利与浮躁,必能让教育更纯粹,更好回归教育初心和育人本质。
2022-05-08 18:02
【央广网评】网络直播打赏对未成年人说“不” 严管也是厚爱!
各网络平台要加强自律、主动履责,不能对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睁只眼闭只眼”,不能以打赏榜单助长攀比之风,而是要从优化升级、加强管理入手,真正做好直播间的第一“把关人”。
2022-05-07 21:48
【央广网评】演出现场侮辱高校女生?脱口秀不能“脱轨”!
近日,陕西西安一名脱口秀演员在演出时,发表了诋毁高校女生的言论,引发网友热议。。把侮辱他人当作一种“幽默”,这样的脱口秀势必有些“脱轨”了。
2022-05-07 21:06
【央广网评】商铺招牌遮“烟”挡“酒” 创建“文明”还是糊弄人?
规范商户招牌能提升城市形象,也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但必须讲究方法。通过遮“烟”挡“酒”,商铺招牌打起了补丁,非但没有变得更“文明”,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更像是集体上演“看图猜字”的闹剧。如此“障眼法”除了自欺欺人,又能糊弄谁?创建文明城市既要“面子”,也要“里子”,决不能搞假把式。这项工程更需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抓实抓细去做好。把什么是“不适宜”的招牌内容告知商家,给出整改意见,做好沟通与监管,才能把好事办好,不至于闹出笑话,贻笑大方。
2022-05-06 21:13
【央广网评】“五一”不加班马上炒掉?“情急之下”不是违法的借口
企业可以“任性”,法律却不能旁观。对于“吃相难看”的企业,劳动者要勇于维权,决不能“做哑巴”,任凭企业“一言堂”。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相关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进,让法律长牙齿,用法治为劳动者“撑腰”,让无情又无法的企业从中汲取教训,让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因放假而“放假”。
2022-05-02 16:23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