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央广网评
【央广网评】男子恶意P图侮辱女性 遏制黄谣当溯源断根
种种网络谣言伤人的悲剧事件启示我们,就造谣行为来说,与事后惩处相比,做好顶层设计、溯本探源、有效实施预警教育、苗头防范、源头治理尤显重要。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造谣者的违法成本,对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造谣行为分级细化其处置办法,对于情节严重的造谣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决不姑息。
2023-03-19 22:01
【央广网评】食品安全大于天!垃圾桶捞餐食的半天妖别“作妖”
为避免再发生类似食品安全事件,餐饮企业需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加强内部员工管理和培训,规范日常工作,认真落实“明厨亮灶”制度,向公众公开食品来源、质量检测等信息,擦亮品牌形象,提振消费信心。同时,强化外部监管力量,加大对餐饮企业的监督力度,对违规企业依法查处,加大处罚力度,对符合安全标准的餐饮品牌进行认证,提高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
2023-03-18 11:05
【央广网评】“医美贷”盯上大学生 警惕美丽面具背后的丑陋陷阱
据央广网报道,如今市场上的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为了鼓励缺乏资金的大学生做医美消费,向他们推荐分期贷款项目,导致一些大学生背上沉重债务,甚至在还不上款时被疯狂追债。
2023-03-17 21:22
【央广网评】扫码举报让社会监督零距离 对干部“躺平”零容忍
宣城这次公布的举报方式中,除了有来信地址和受理电话,还有网站和新媒体渠道,公告甚至还附上了举报微信二维码。这算得上是监督举报方式的与时俱进了,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民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便利程度,相信能够对那些作风走偏的公职人员形成更大的震慑作用。这也反映出当地鼓励社会监督举报的诚意。可以说,如果不站在监督者的立场积极畅通监督举报途径,不尽力降低监督举报的成本和门槛,“欢迎监督”就可能沦为口号。
2023-03-17 19:31
【央广网评】“39元抽中手机”? 治理盲盒陷阱必须依法亮剑!
相关平台、App作为责任主体,必须夯实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信息合规上架,畅通用户投诉举报渠道、提升应对处置效能,对有问题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及时向监管部门反馈、一经查实将商家列入黑名单等,这些都是平台、App运营方不可推脱的责任。平台和运营方不能总想着“两头赚”、而不担一点责,否则自身也要受到监管的规制和消费者的抛弃。
2023-03-16 22:00
【央广网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要让“办不成的急难愁盼事”越来越少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只深圳有,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其他地方。它之所以颇受好评,是因为它把群众的大小事都当成重要的事来对待,再难解决的事,也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句“办不了”就放任不管、互相推诿。
2023-03-15 17:43
【央广网评】自媒体要留住粉丝 首先要自己“美”
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自媒体账号。数量庞大的自媒体账号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乱象,扰乱了网络空间。想要有效整治,还需持续发力,既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也要用好技术这把“利剑”,还需要自媒体、平台、监管部门共同发力。自媒体要留住粉丝,首先要自己“美”。
2023-03-14 19:28
【央广网评】职工带薪休假 落在实处难在哪?
公共治理有堵必有疏,堵疏结合,方能实现政策的最大效用。带薪休假提了这么多年,总体来看落实情况正在逐步改善,在原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需要各方不断做细节上的修正、改善,多向发力,以便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实。
2023-03-04 07:07
【央广网评】87个网暴“誓师女生”账号被禁言 对网暴就该这么刚硬
预防和遏制网络暴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一套治理“组合拳”。面对网络暴力治理认定难、取证难、治理周期长等问题,可以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对涉及网暴的关键词进行甄别和拦截,对被认定涉嫌网暴的账号进行从严处罚。涉及违法犯罪的,相关部门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给网暴者留下侥幸的余地。对于广大网友,要有边界意识,任何网络言论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只有打好“组合拳”,构筑好“保护墙”,才能让网络生态日渐清朗,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2023-03-01 18:43
【央广网评】保洁员被认定“拾金不昧” 善良必须被善待
道理很简单:若最终是好人“背锅”,善良被“抹黑”,那关键时候,谁还愿意伸出援手?
2023-02-28 07:03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