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央广网评论
>
央广时评
【央广时评】“未来之城”描绘中国式现代化雄安答卷
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很丰富,既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既指向人口规模增长,也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纵观过去六年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可谓探索出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安样板”。
2023-04-01 18:23
【央广时评】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在人才。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与其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例如,鼓励校企共同参与培养人才,尤其是引入新兴企业课程,努力做大人才红利。
2023-04-01 14:36
【央广时评】久久为功 清除网络暴力毒瘤
职能部门同样不能缺席。这一方面需要压实对平台的监管责任,若平台存在失管失察,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依法追究平台责任;另一方面,对于网暴触发的权益侵害问题,监管部门也要及时通过平台共享的线索,快速锁定相关责任人,以追究其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2023-03-28 22:48
【央广时评】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新高 展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作为中国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外贸发展的稳步向好,也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表征,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2023-03-22 18:14
【央广时评】用法治“利剑”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方面,白皮书指出,通过专项治理,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2023-03-17 14:29
【央广时评·不负人民】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 稳健有力有信心
今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将全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是推动我国经济回归正常合理区间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同时,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特别是对扩大就业而言,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能充分兼顾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为改善民生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根本保障。
2023-03-07 15:09
【央广时评】雷锋精神照亮前路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持久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新时代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奋斗舞台。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新时代青年,要像雷锋那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人生理想追求融入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
2023-03-05 07:02
【央广时评·不负人民】履职尽责 把你我的心声带上两会
作为传递民声、反映民意的桥梁,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将把在基层和一线调研中倾听到的群众心声、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建议、议案、提案,并提交大会,为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建言献策。有人建议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有人建议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权益,有人关注如何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有人聚焦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关心什么,代表委员就应关注什么,人民群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代表委员就应该为解决哪些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2023-03-04 08:36
【央广时评】整治车载音频乱象 让主流声音回归车载空间
近年来,中央主流媒体积极履行在互联网领域传播主流声音、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在移动音频产品内容与制作方面频频发力,水平不断提升。车主通过它们可以收听电台广播、高品质音频内容,满足对实时路况、新闻资讯、文化娱乐等多方需求。
2023-02-28 17:28
【央广时评】问需于民 精心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要建好并激活“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各类生活场景,各地需要坚持精细化原则,事先下足绣花功夫,用足细心、耐心和巧心,听取辖区内居民的诉求和想法,尤其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多呵护和支持为社区提供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让社区更有韧性,让生活更有温度。
2023-02-17 22:22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