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央广网独家报道

陕西3D打印产业化之路:成立创新联盟助推新发展

2014-12-31 18:15: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破解传统工艺瓶颈

  在工业产品制造方面,3D打印技术实现了传统技术工艺难以实现的产品制作,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技术的这项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卫东告诉记者,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零件构造越来越复杂,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重量要减下来,传统工艺很难制造,3D打印满足了这些需求。

  国产大飞机C919中央翼缘条

  国产大飞机C919中央翼缘条,是3D打印技术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典型。中央翼缘条高3.05米,是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是目前国内3D打印的最大的零部件。作为机翼的关键部件,我国现有的制造能力无法满足需求,而3D打印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

  除了高复杂度零件的制作,磨损零件的修复也是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之一。航空航天零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出现瑕疵或缺损,整体更换的成本非常高,而通过3D打印技术,用同一材料将缺损部位修补成完整形状,修复后的性能不受影响,大大节约了成本。

  医疗领域应用:“定制化”精准手术帮助“坑面女”改变容貌

  “坑面女”王娜手术前后对比图(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医疗领域,3D打印的“定制化”优势非常突出。陕西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是最早应用3D打印技术的医院之一,早在2001年,3D打印技术就已经开始应用于整形、面部修复、种植假牙等手术中。“坑面女”王娜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使用3D打印技术的典型病例之一。

  王娜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双侧颧骨上颌骨缺失病”,面部发育畸形,原本应该隆起的鼻子呈凹陷状,和没有上牙的口腔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洞。在数次手术当中,通过3D打印技术对手术进行一步一步的精准的设计,制作出模型确定植骨的大小、角度等等,最终让“坑面女”成功“变脸”。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刘彦普介绍,3D打印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对医生和患者是双重利好,不仅仅在于它可以根据骨骼畸形、缺损的情况进行定制化生产,更在于它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

  刘彦普教授说,过去的颅颌面外科手术主要是靠经验,植入导板、种植体等要靠医生的经验来把握形状和方向,而通过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制作出精准大小的导板,还可以设计好植入点和植入方向,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同时,它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由手术中转移到手术前,这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1][2][3][4]

编辑:谢梦瑶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