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粗放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度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进行总体布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建立目标评价考核、责任追究、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系列制度,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了87.5%;完成黄河干流上游和中游部分河段7827公里岸线排污口排查;完成400余个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关键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技术与实践研究,让生态文明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实现路径与模式,不断提升生态产品质量和供给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期特约专家:韩永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