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这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高校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作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为恢复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断加强对策研究,及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贡献出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保障物资供应的“智慧方案”,为地方经济恢复发展助力。

  注重防控一线加强科学研究。结合临床救治开展药物和医疗装备研发是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高校将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相结合,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在药物研发、流行病学研究、快速诊断技术、诊疗模式研究、中药协同治疗防控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华中科技大学率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每天可开展核酸检测项目200人份以上;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的试剂盒,可在病毒潜伏期介入检测并一小时内出结果;辽宁中医药大学援襄专家将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揿针等中医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救治,让中药成了新冠病毒“狙击手”;厦门大学李庆阁教授团队研制成功病毒核酸保存管,可在保存样品的过程中杀死病毒但保存核酸,为研制人员、医护人员穿上了隐形的防护服……正是这些科研成果被不断应用于一线,提速了临床的诊断,提升了救治水平和能力。与此同时,高校人还不断紧盯关键领域疫情防控技术产品的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测温等技术在疫情中的应用,正是科研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释放的强大能量。

  聚焦病毒打造防治“武器”。当前,尽快找出病源,摸清病毒传播途径、变异规律和潜在风险,为从源头上切断病毒传播,防止疫情扩散、复发以及以后类似疫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仍是全球科研人员共同的课题。疫情发生之初我国许多高校的专家和科研人员便将研究瞄准了病毒以及疫苗和药物研制,着力打造对抗病毒的武器。复旦大学首次发现特异性人类单克隆抗体或有潜力被单独或与其他中和抗体组合开发作为候选疗法。天津大学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2000多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并纳入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上海科技大学参与的联合小组发现了30种可能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与时间赛跑,中国高校人正在用一项项不断诞生的研究成果为全球抗疫工作提供着科研支撑。

  围绕恢复发展提供科技服务。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开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来自全国高校的科技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关系着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科技的力量为经济社会的重启运转保驾护航。特别是目前“春耕在即,农时紧迫”,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更需要发挥好科技的效用。2月下旬,大连市周边海域出现因气温急剧大幅下降,部分梭鱼、竹蛏、蝼蛄虾死亡现象,大连海洋大学科研人员及时为大连市主管部门提供了分析检测结果。该校教授刘鹰还撰写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水产养殖生产企业和人员的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建议》,针对水产养殖从业者难以居家防护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该校还与中国水产学会、大连市科协联合组建了“环渤海区域渔业生产科技服务顾问团”,组织实施科技服务“春耕行动”,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授人以渔”!面对疫情的挑战,依托科技的力量,高校人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将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践,用前沿科技促进产业的恢复,提速着经济的发展。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各地各高校正积极发挥专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发动广大教师以多种方式投身防疫一线,围绕防控策略展开研究,瞄准病毒开展科研攻关,聚焦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在建言献策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科技工作。迎难而上,为遏制疫情蔓延更好地发挥科技作用;分秒必争,为恢复社会经济生活提供更多科技支撑;竭尽所能,提交出一份份成效显著的“智慧方案”。(央广评论员 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