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38辆解放汽车于1956年8月21日运到北京,将参加国庆检阅和游行。天安门广场上首都人民观看国产汽车
建厂初期,人才奇缺,职工们知识储备严重不足。郭力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把一汽变成了一所大学校,号召全厂全员学习。郭力说,大家都是“白丁”,要尽快摘去“白帽子”,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刻苦地从零开始学习。在郭力的直接领导下,一汽办起了各种夜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许多老同志回忆,当时大家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下班后,办公室经常是灯火通明。原中汽公司总经理,曾在一汽工作过的陈祖涛说:“我们这些青年技术人员和业务干部有的学汽车理论,有的边学俄文边翻译整理苏联运的设计资料。有夜大、有技校、有文化补习班。有时赶不上回家吃饭,就一边啃窝窝头,一边上夜校做习题,不知熬过了多少个夜晚。一汽的第一代职工,大部分业余生活都是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的。”许多老同事回忆:当时的一汽,既是个大工厂,又是个大学校。郭力既是厂长又是校长,他创办起汽车工业学校,亲自兼任校长,后来为一汽投产后培养了大批技工骨干。他创办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也成为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我国机械工业培养了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