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中国式创新-国庆65周年 > 足迹65年·我和我的祖国

国庆65周年特别报道:我和祖国的记忆

2014-09-30 10:17:00  来源:重庆晨报  说两句  分享到:

  每次经过天安门 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激动

  姓名:刘志强

  年龄:77岁

  职业:全国第一批高级教师,曾在北京地质学校任教,后在重庆工农兵中学任教。

9月26日,弹子石,刘志强夫妇在家中合影。

  感言: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全社会都形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报道 77岁的刘志强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这得益于他几十年坚持不断地锻炼。现在,刘老每天清晨依然会拉韧带、做俯卧撑和倒立。

  在刘志强家中,那些60年代的黑白老照片,都被老伴细心收藏在一个铁盒子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注明了年代和月份。

  国庆节去天安门凑热闹

  1965年国庆节之前,刘志强在北京天安门前拍了一张照片。身穿白色衬衣的他英姿飒爽,精神头十足,“这算是我在北京工作最后一年的留影吧。”

  刘志强是重庆人,1957年,他考上成都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北京地质学校工作。

  “我们那个时候上体育课,非常正规。”刘志强说,学校里,一个班级一周有两次体育课,每次体育课90分钟,内容非常丰富,冬天教滑冰,夏天教游泳。

  每次上课前,刘志强都会写教案,如果遇到下雨,体育课转到室内进行,他要给学生讲体育知识。“90分钟必须讲满。”有一次,刘志强的室内课讲完了,还剩了10多分钟,他让学生上自习,结果正好被教导主任碰上,还专门找他谈话。

  到北京的第一年,赶上国庆节,刘志强一个人去天安门前凑热闹。到了天安门前,刘志强被眼前拥挤的人群惊呆了,无数的旗帜在摆动,数不清的气球在上升,白色的和平鸽在头顶飞快盘旋。“两边有文艺演出,少先队员在广场中间组成汉字,中间还有人维持秩序,场面非常壮观。”不过,第二年,刘志强选择了留在学校里看电视,“电视清楚啊,什么画面都可以看得到,比在现场好。”

  单位发免费游园券

  刘志强回忆说,那个时候,国庆节当天只放一天假,但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都会发放一些免费的公园游园券。所以,国庆节的时候,他会约上同事一起逛公园。

  1965年,刘志强得到通知,北京地质学校要搬到西安。搬家前,刘志强和同事们一起到北京的景点留影纪念。1972年,在刘志强的坚持下,已经成家的他带着妻子回到重庆弹子石的工农兵中学任教,直至退休。

  “虽然1961年之后都是在电视机前面看国庆游行,但每次经过天安门,看到祖国一年一个大变样,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1][2][3][4][5][6][7]

编辑:邹佳琪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